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二十多年前上小学时对自己影响极深的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开场白;另一件事是讲述他上的一节语文课。通过这两件事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仓老师是一位充满活力,为人正直、朴实的好老师,从全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小作者非常敬佩、喜爱大仓老师。
二、学情分析
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字、词,课前的预习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不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布置一些书面的预习,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在词语理解方面,一些含义较深的词语仍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
在阅读理解方面,读懂课文并不难,但要将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另外,还要将内容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课中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啧啧、溜号、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啧啧、溜号、若无其事”这几个词语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联系课文具体内容的方法来说说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仓老师的重点语句。
3、学习记叙大仓老师的两件事情,重点品读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感受大仓老师有活力、幽默、真诚、正直的特点。
大仓老师为人真诚、正直,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作者至今难以忘怀。一位好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而作者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作家,正是得益于大仓老师的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初读文后就领会到这一点,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语句品读,并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说话、写话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感受大仓老师的人品。
四、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性格,渗透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第一件事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文、找句、小组合作写介绍。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来评析人物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大仓老师风趣幽默、坦率真诚的特点。再通过反复品读,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是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渗透写人文章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课堂上,学生一开始写的人物介绍并不好,一般只停留在“幽默”这个特点上,因为这个特点比较显而易见。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大仓老师的动作“一下子跳上”;大仓老师的语言“家里很穷,是吃大麦饭长大的。”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大仓老师的活力和坦率,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刻画性格的。
(二)以读为本,语言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
在教学第一件事“自我介绍 ”时,让学生扮演大仓老师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在这样的形式中,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起来,背起来,充分体会到了大仓老师的幽默和真诚。在教学第二件事“对‘俺’字的态度”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大仓老师的公正、公平;对于春美的异议,大仓老师的回答指导学生读出肯定有力的感觉,以此突出大仓老师的正直性格。自己读、个别读、齐读,总之,整堂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领悟大仓老师的人品。
(三)注重思维训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本堂课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紧扣文本设计了多次说话、写话的训练,朗读、说话、写话、思维训练相融合,使学生切切实实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第二件事“对‘俺’字的态度”,我以“若无其事”一词为突破口,从词本身的理解到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 ,对春美说 ,对同学说 ”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想象。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又例如:联系第16小节,让学生换位思考,“揣摩大仓老师在沉默那一刻的内心独白”的写话训练,把阅读和说话、写话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一环节的想像补白,学生既明白了第16节插叙在文中的作用,又深入感悟到大仓老师的可贵品质,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