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说课设计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桂林山水》。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全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秀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尔,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作具体描绘。最后文章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仿写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不同表达手法,领悟语言美。


二、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文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举一反三法:第二、三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朗读体悟法:在教学中,我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三、说学法


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式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引领学生采取:(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初读文章,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2)读写结合:课上通过读,到仿写句子,使学生达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特级教师蕲家彦老师曾说:“理念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我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


(一)创设意境,激情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桂林这个地方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呢,(天下第一)原来,桂林山水有天下第一的美誉。你们想去领略一下桂林风光吗?那就让我们透过镜头,一起去游览桂林山水。”[]


播放桂林山水实景视频,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风光,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桂林山水的美景,把学生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读课文


(1)读通课文,生字或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记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再读课文,看看每段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及不理解的地方。


2、汇报交流:


师随机梳理课文,并板书:(总――分――总)。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把要求细化,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从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一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注重品词赏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味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重点让学生说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再让学生练习造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语文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突显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2、精读第二自然段。


这段的教学,我采用精读导学的方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例如在了解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时,我让学生


(1)边读边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2)汇报交流:板书:水:静、清、绿。


(3)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通过学生试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的美。


②让学生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静、清、绿写具体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先用感叹句概括,再具体描述,体会排比句式的结构特点。


③教师顺势利导,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


a、教室里真静啊,静得……


b、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及时运用了课堂上刚刚学习的句式,举一反三,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3、自学第三自然段。


“教是为了不教”,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然后通过汇报交流,检查学生是否会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4、欣赏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一段的教学我采取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的词语,再播放桂林山水实景视频,从而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本篇文章是一篇非常适合吟诵的写景佳作,背诵能将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看实景视频,达到入情入境,自然成诵。


(五)板书设计


板书浓缩了课文内容的精华,我把课文中最优美、最精练、最关键的词句精选了出来,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指导背诵,又恰如其分的落实了教学重点。


2、桂林山水


总 分 总


漓江的水:静、清、绿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奇、秀、险


山 水 合:画卷 整体


五、说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我选择了既能直接辅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又有拓展深化课堂内容的资源:桂林山水实景视频,课文录音带等。希望这种将试听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整节课的设计,我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语言文字,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这样设计会让我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将一如既往地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用艺术的眼光去设计每一节课,积极努力地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