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说课爱是什么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爱是什么?说起这个字眼,也许更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花前月下,缠绵悱恻,如同童话中的王子和美人鱼。海誓山盟,生死与共,好象戏曲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仿佛历史故事中的项羽和虞姬。是的,这样的爱很震撼很动人似乎还令人有些向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平淡的,平淡的似乎让我们忘却了还有爱,生活是普通的,普通的似乎也让我们忘记了爱的滋味。当我用心触摸《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时,它质朴平淡却散发着浓浓爱意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原来真爱就是一件件普通平凡的小事,只是我们平时不曾真正用心体会发现罢了。正如一位哲人说的: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爱,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爱的眼睛。


(选读《爱如茉莉》片段)


这样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怎能让我的学生错过呢?这群被爱包围着甚至淹没在爱的海洋中却时时感到缺乏爱的孩子,更需要让他们好好体会好好品悟什么是真爱?——这也便是我选择上这篇课文的初衷吧。


下面我就结合《爱如茉莉》这篇文章说说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一些体会。


一、模仿还是创造?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一个懒于思考的模仿者。拿到一篇文章,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到电脑上收集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然后经过删选整合就形成了自己的教案了,也许有润色使它看上去可以更加美丽,但那仅仅是润色,思想还是别人的。曾想过要自己独立备课,可每每尝试一会就主动放弃了,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然而,殊不知,特级教师这些优秀的耐人寻味的教学设计也是经历这样痛并快乐的过程。他们这些让我们看来“化腐朽为神奇”的招数,正是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而来的呀。


说到这我就不由想到我上次上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文章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呢?这样的课怎样设计呢?当时我就想现在不就是要强调“整体性吗?不能零碎地提问题?”于是我也学着特级教师的样子,一上课也就出示了这样一个大问题,本想能“抛砖引玉”,没想到我抛出的是“砖”引来的却是一个个“大石块”,把我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狼狈之极!


当然它不仅把我砸疼了更把我砸醒了,特级教师的这些招数只是外显的东西,很多暗含在里面的内涵,是我们所无法用眼睛所能观察是无法用行动来复制的。我怎么能傻傻地依葫芦画瓢呢?


同样《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后也类似的问题: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爱如茉莉”呢?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所以在设计《爱如茉莉》的时候,我就在不断地思索,能不能有一种设计如风筝一般,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飞翔,又能不脱离我手中的线呢?于是,我就设计采用“先带领学生体会感悟病房里的感人一幕(也就是课文的第 自然段)”让学生划划感动的句子圈圈字词谢谢你的感受,很容易此时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 “爸爸————”这样一句话。在交流时同学们都说到“爸爸非常爱妈妈?爸爸知道妈妈有事肯定不叫醒他,于是就紧握妈妈的手”而“妈妈不仅懂爸爸,脸上挂着幸福恬静的微笑,也同样深爱着爸爸,为了不惊醒爸爸,一动不动,以至于手和脚都麻木了。”于是趁势我小结道:是啊,此时真爱就是妈妈那嘴角挂着的恬静微笑,是爸爸紧握的双手。这样感人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很多,就同学们以“真爱是——”品读5——18自然段,寻找爱的细节,品味爱的真谛。同学们经过认真地品读,都写出了如诗的语言例如“爱是妈妈清醒含笑的眸子”“爱是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爱是精心编制的谎言”“爱是爸爸轻轻放下的双手”等等。这样的设计比起以前一句句的讲解分析有了整体感,简洁明了且更有诗意了。[]


当然我们并不说不能模仿、借鉴,但一味地一直地模仿却是万万不能。也许走自己的路会很艰辛,一不小心就会撞得头破血流,但正是在这摔倒爬起摔倒爬起……这样的过程,我们学会了独立走路,学会了成长,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说到这我就不由激情而不乏深刻的窦桂梅老师,抒情而充满诗意的吉春亚老师,犀利而睿智的孙建锋老师,平和而智慧的李镇西老师,品读他们的文字欣赏他们的教学设计,鲜明生动的个性特色跃然纸上,让人过目难忘啊!


二、生动还是心动?


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差之千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常常要为外在的东西所累:教案中是否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彩环节;教师的语言是否足够优美甚至煽情;课件的制作是否精致美观;学生的举手是否积极;课堂是否红火热闹等等。是的,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挺生动的挺美的,可是曲终人散,仔细回味,这样的课堂缺乏“嚼”劲,缺少营养,学生老师也并未真正动心。


就如在《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中,我费劲心思,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嫖铱蠢戳钊烁卸的过渡语。例如:(1)真爱无言,大爱无声。就让我们用读这个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他们双方浓浓的爱意吧。(2)是啊,人有情时景也动了情了。此时,爱就是那一束轻轻柔柔的阳光。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我想诗般的语言动情地叙述应该可以把学生带入这飘着幽香的课文情境中去。可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我嘴里在说着这动人的语言,可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因为我发现学生似乎只是个看客,他们的眼睛告诉我他们只是在看着我表演,他们没有震撼只有茫然。


课后,我就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正是说明我的眼里还没有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缺乏对学生现有经验体验的关注,我的经历我的感悟能让我投入到这篇文章中去,而学生不是我,最终导致我与学生无法真正在对话交流,变成了学生揣摩老师的心理,说出老师心里想要的答案。听一堂不动心的课怎么能让学生真正感悟体会到什么,更别说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了?


三、咬文嚼字还是囫囵吞枣?


课堂上要让学生动心关键就是要带领学生“咬文嚼字”——用现在时髦一些的说法就是“悟文品字”。“悟”这个字很有意思。“悟”由“心”和“吾”组成。从左向右看就是“思考的我”;从右向左看就是“我的思考”。由此可见,不思考不能算“悟”,没有“我”的个人体验不能算“悟”。


真是无“悟”不成语文课,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敢不想让学生“咬文嚼字”,只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似的带领学生读读课文抄抄要背的知识点。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敢“咬文嚼字”呢?根据我以前自己的体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教师自己读课文就不“咬文嚼字”,自己读时就没有体会感受,怎么能来引导学生“悟”呢?所以现在我告诉自己,凡是要学生体会的,自己必须有体会,要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首先要能用语言表达用文字呈现。


例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一直上,一只有紧握着妈妈的手,一只手伏在床沿睡着了。”这句话时,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而是带领学生重点体会这句话中“恬静的微笑”。我这样教到:(1)妈妈能感受到爸爸这份浓浓的爱意吗,你从这句话哪里看出来的?很明显学生都能找到“恬静的微笑”。


(2)(于是第二步我接着问)什么叫恬静?


学生说就是“安静”我继续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恬”这个字很有意思,左边是“心”,右边是一个字的半边。此时同学们已是心领神会,知道右边就是“甜”字的半边。


(3)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妈妈的内心肯定是(幸福的,愉快的,满足的)那么就请你幸福地读一读“恬静的微笑”,愉快地读一读“恬静的微笑”


(4)那么从这个“恬静的微笑”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闭上双眼听听躺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微笑的妈妈在心底轻轻地说些什么吧?


静下心来,钻进文字,深入进去。只有自己积蓄了内力,然后才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亲近课文。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没有被美文陶醉,自己不““咬文嚼字”,没有沉醉于文章,是无法呈现出生动而又动心的课堂。


爱如茉莉,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爱,一种融化在生活细微处的爱,一种平平淡淡却令人回味无穷的爱。


同样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为人也能如茉莉一般,虽平淡无奇,却能散发缕缕幽香,袅袅钻进人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