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内涵,感受渴望独立自主、盼望快快长大的情感。
教具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多梦的季节》的生字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理解这首诗歌。
2、齐读课题——多梦的季节。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了解诗歌的结构。
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共有5小节,开头和结尾两小节的内容是一样的)
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意境。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从这句话里,你可以感悟到什么?(“我们”的童年是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中渡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盼望快快长大,才使童年成了多梦的季节。)
(2)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
(3)朗读指导: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样的诗句。
3、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
(三)品读理解,重点感悟
1、小声朗读2-4小节,想一想,这几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几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憧憬,表达了渴望长大,才使童年成了多梦的季节)
2、合作学习第2、3小节,交流体会。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
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
小组内交流后,选派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3、交流体会。
(1)作者看到“小树伸展着繁茂的树叶,雏鹰独自去遨游蓝天”这些景象,想到了什么?作者找到答案了吗?(作者巧借小树的成长、雏鹰的独自遨游蓝天,用疑问的话语“我们可还是昨天的那个孩子,可还是昨天的那张娃娃脸”来表示我们盼望长大、渴望独立的急切心情,暗示着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你平时有这种心情吗?你看到了什么会产生这种渴望快快长大的想法呢?你能试着象书中这样说几句话吗?
(2)重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小黑板出示第3小节诗句)
第一句“长大意味着什么”是疑问句,要读出思考的语气。小组讨论:你认为长大意味着什么?我们想明白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后两句“我们曾站在岸上问水,河水哗哗地赶路,留下旋涡串串”,象声词要读得清亮,“留下旋涡串串”要读得稍微缓慢,引发读者的思考。
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引导在读中感受诗歌表达的茫然的心情。
体会后一句,然后试着朗诵。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练读。
(3)教师小结:
这节以一个问句“长大意味着什么?”开头,引出我们对长大的思考,描绘出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却又思而不得的惆怅心情,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无知和无奈,也因此有了美丽的梦。
4、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
(1)全班朗读4小节。
(2)“沉默”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句诗中的“沉默”是指什么?
在这里,沉默是指小作者通过思考,懂事了,长大了,知道要沉下心来学习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吵吵闹闹了。你们是否也一样?
(3)这里的“多梦”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
5、教学第5小节。
指名读第1 和第5小节,说说这两段有什么特别之处?(完全相同)自由读这两段,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重复使这两节相互呼应。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但使诗歌结构完整,形式旋律上的美感,使读者在又一次的吟咏中,感受到童年的岁月在流逝,在成长。预示着“我们”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悄然成长,在无限憧憬中开始斑斓的梦想……
b、拓展延伸。
(1)读过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引导讲述童年趣事。
(2)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诗歌第1小节语调宜平淡缓和第2小节一个“眼看着”,一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急切的心情,语速可以稍快,读出急切和疑问的语气第3小节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而不得,显得有些无奈和伤感,在朗读时语速可经轻缓沉静些;第4
小节用两个“只是”表达出我们在盼望与思考中已经多了一份成熟,语速可以稍快激情。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师生比赛读。
(3)教师小结:
是啊,童年时代,孩子们充满幻想,对未来无限憧憬,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所以人们又称它是——多梦的季节。(齐读课题)
五、课后练习
读了这首诗,你是否也有所感悟?赶快拿起你的笑,就用《多梦的季节》这个题目,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吧!
板书设计:
所见 小树 雏鹰
多梦的季节 所思 长大意味着什么
所行 沉默 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