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筛》课后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暴雨筛》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略读课文。文章短小精悍而蕴涵深刻,语言清新自然而意蕴隽永,饱含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特别是文中老者的话“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这句话让女友知道了自己是三千多名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点燃了她的自信之火;最终走向了成功。它给人以奋发向上,勇于战胜自我的力量。当我初次读到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我本着培养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的原则进行教学。在整节课上,从谈话导入到整体感知内容,从自读课文,体会感悟到抓住重点交流,从积累表达到拓展延伸,我力求结构简单,教学目的清晰。在给予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找准重点,即女友表现、环境描写、老人的话,通过朗读、体会和理解后再读以及想象生活中的“筛子”,在引导上求精;同时注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体现阅读课的作用。


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都反应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方面。首先,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


课始,我抛出问题“昨晚当你初读时有什么疑问或是想到了什么?你知道答案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从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解疑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并且准备了筛子的图片,以备不知道筛子的样子。


再有积累表达,深化主题环节。从学情的角度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要求。1.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把它摘抄下来;2.说一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从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学习。这样,表达能力弱一些的同学进行积累,能力强一些的同学可选择写感受。在交流的基础上,我为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困难,但一定要自信面对。暴雨是筛子,风雪也是个筛子,也许清晨起床,遇到“懒虫起床”的闹铃筛, 学习时电视电脑游戏是筛子,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筛子”?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艰难困苦如同一个筛子,筛掉了弱者,留下了强者。


还有拓展延伸的环节,有关毕淑敏的介绍对于学生理解内涵受到感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生于1952年,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那里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当时与女友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而且作为一名医生,发表了许多篇文学作品并获奖。这种经历,也正是暴雨筛精神的写照。


这一环节,由于在课上时间掌握的不够准确,其意图没有在课上达到,这是预设的不足。


另一个预设的不足是教师反应不机敏。在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筛子时,如果能抓住积累表达,深化主题环节中学生对于题目的选择(1.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把它摘抄下来;2.说一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从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当场反馈“这也是一个筛子”那就更好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但是预设得愈全面愈深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会抓住意外的“生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要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