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说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说教法和学法: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


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 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 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自读、评议、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做猜字游戏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从而把枯燥的识字变成有趣的识字活动,扎实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切实落实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的学习目标。(三)、细读感悟,读中悟趣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2、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把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3、重点指导第二段“银杏树“:


①自由朗读,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②教师相机板书:珍贵 小扇子 长得慢


教师抓住银杏树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等不同读书方式,渗透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银杏树,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趣味性,从而读好课文。经过本环节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教师多层面的指导,学生就读得有声有色了。)


3、剩下的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表演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激发他们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