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描绘了诸葛亮的顾大局、识大体和神机妙算。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感悟,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启迪智慧,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了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在即将结束教学时,却发生了意外的惊喜。
在学完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理解课题为什么叫“草船借箭”,当学生从草船借箭的时间、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借箭的经过回答后,另一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这十万枝箭明明是诸葛亮骗来的,为什么课题却叫‘草船借箭’,而不叫‘草船骗箭’?”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赶紧肯定这个学生的提问有价值,有深度,立即引导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是应该叫‘草船借箭’。因为‘借’字用得巧妙,突出了诸葛亮巧妙取得十万枝箭,从容不迫,神机妙算。”许多学生也跟着附和。提问的学生立即反驳:“有借必还,如果叫借箭,那么诸葛亮什么时候把箭还给曹操呢?”不少学生也跟着点头,话音刚落,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这一点也不难,下次打战的时候,把箭射向曹兵,不就把箭还给他了吗?”教室里立刻发出一阵赞同声。发问的学生一时无语,虽然还未被说服,但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我继续引导:“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精彩。还有不同的见解吗?”沉默了片刻,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也认为应该叫‘草船借箭’,因为‘借’在这里含有褒义,而‘骗’则含贬义。课文的中心是赞扬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以应该叫‘草船借箭’。”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掌声。我激动地称赞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反思:
从这一段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为活跃,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
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在这段教学中,学生不但敏锐地发现并提出了问题,而且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的思维碰撞中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自始至终,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就有“问”,敢问是好学的标志,善问是会学的体现。要想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就要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使他们的思维活起来,想象飞起来,实现语文再创造。
二、 教师是促进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的职责是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使他们的灵光得以闪现。教师要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火花,精心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不要直接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充分运用对话策略 ,不断地启发点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读书、思考、提验、交流。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认识与审美。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活力,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