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老师: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作家。毛主席曾经就赞扬过他,是谁呀?


众:朱自清。


老师:好像你们都找到了朱自清的资料,对不对?


众:对。


老师:谁有他资料,拿过来给大家看一看。啊,你们找到他的图片。好,看来他还朦朦胧胧地向你走来。怎么样,看清楚了吗?


众:看清楚了。


老师:帅呀,是不是?对他有哪些了解?好,你说说看。


郑欣悦:朱自清,一八九八年到一九四八年。原名自话,字配选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老师:啊,你对他了解不少。


俞沁璐:朱自清是国新民主义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著名的学者。


老师:你也了解了很多,胡志臻。


胡志臻:朱自清也是文学研究成员。学生时代创造新诗,后又从事写作,散文的写作。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他有写过几篇论文,使诗言志变,采用两人合论家俗等散文,还有他的诗作和散文表现了对黑暗社会不满和对光明的未来的期待。


老师:陈老师很想了解的是你从哪儿找到的这些资料?


胡志臻:我是从以前出版的一本辞海里找到的。


老师:搬了辞海来找,真了不起!这组的施绫来说说看。


施绫:我觉得朱自清虽然不是第一个用白话写诗的人,但是他所写的作品影响非常的大。


老师:她说得非常得棒,而且把它换成了自己的语言。


唐诗青:我想补充胡志臻的,朱自清……我举个例子吧!朱自清有篇散文叫《羊群》就是借皎洁的月光下恶狼吃羊的情景,暗喻那弱肉强食的罪恶,社会的阴暗。


老师:森辰,你还想说。


黄森辰: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极高,借景抒情,表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代表作有《背影》《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老师:你也了解得非常多,你是从那里了解的?


黄森辰:也是从辞海上面找到的。


老师:哇!真了不起。哦,还想补充。


陈雨田:朱自清十分注意对事物进行穿透内里的审查,寻求独得的滋味。他的散文快炙人口,语言朴素优美、生动自然。充分显示出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老师:咱们今天就来学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好不好?


众:好!


老师:今天学什么呀?


众:匆匆!


老师:谁想来写题目?好,你来吧!咱们仔细看了,这个题目特别要注意什么?尽量写高点,怎么样?就这个题目,向评一评吗?明明。


朱明明:那个,匆匆的中间别忘了有一点。


老师:这个点别漏了。陈老师找一根红粉笔帮你加重一下。还有吗?林泳说。


林泳:“匆匆”的第一笔比二笔短。


老师:哦,是第一笔的撇吧,使这笔还是这笔?


林泳:是里面的两个撇。


老师:里面的两个撇。


林泳:还有那个“匆匆”大林鑫有点写的不对。“匆匆”那便是勾,他……[]


老师:第二笔是“横折勾”是吧!


林泳:没错。


老师:接受吧!


林鑫:接受。


老师:咱们一起来读这个题目。一起读:


众:16.匆匆。


老师: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对不对?


众:对!


老师:最想交流什么?首先你想交流什么?


众:生字。


老师:你最想交流生字。那好吧!那陈老师就把生字朋友请出来,就这课的生字,你想说什么?路艺。


路艺:我想提醒大家“伶”字。“伶俐”的“伶”字,要注意旁边是“令”不是“今”字。


老师:哦,这点要特别小心是吧!请齐甲坤来。


齐甲坤:我为大家出了几个字谜。


老师:仔细听了,猜谜高手们。


齐甲坤:两人回家。


老师:哪个?


众:“徊”!


老师:哦,是“徘徊”的“徊”


齐甲坤:一位司令官。


众:“伶”


老师:音读准。


众:“伶”


老师:还有吗?


齐甲坤:衣服里的小果子。


众:“裸”


老师:是“裸”,好,马文迪。


马文迪:我想让大家看我这个表演以后猜一个词。


老师:好吧!那你来。咱们仔细看了。咱们的表演大王就要上台了。


陈炜华:“徘徊”


老师:什么?


众:“徘徊”


老师:哎呀,炜华最快把这个谜底揭示出来了。学得真不错,用表演来学字,多好的办法!还有吗?请炜华你来吧,奖励你。


陈炜华:我要提醒大家一下,那个裸字是……


老师:什么旁?


陈炜华:衣字旁。


老师:哦,你也想说。


林鑫:我想补充在我学这课生字之前,有个生字向我来诉苦了,它说自己明明有穿了衣服,可别人老说它没穿衣服,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哦,那个生字向他诉苦啦?


众:“裸”


林鑫:其实我这里是想提醒大家,它说得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它是有衣服的,因为它是有个衣字旁,可是从它的意思来讲,我们旁人看过去都是没有穿衣服的。


老师:咱们手臂露出来了。这就是“裸”。这里的生字咱们都解决了。把每个生字的音都读准来,好吗?


众:“碗”“伶”“俐”“派”“徊”“裸”


老师:咱们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陈老师还很想了解,你们每位同学感觉到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俞沁璐你说。


俞沁璐:我认为这篇课文与平常的课文有不同。这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比平常的课文难懂,因为平常的课文语句是一看就明白,很容易看懂,而这篇文章在字里行间透出很深的含义,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而语句就不易读懂。


老师:哦,语句不易读懂,这是你的感受。周亦佳。


周亦佳:《匆匆》是一篇二十世纪年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毕竟是二十年代的作品,有一些用词和我们现在不一样。


老师:那时候好像从文言文刚向白话文转化的时候,是吧!很多语句不容易读懂,那么难的课文你是怎么读懂的?你们用了那些办法来解决它呢?正阳你说说看。[]


张正阳:主要还是反复读,找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质疑。


老师:你用了很多好办法,你还想说。


林鑫:我也是用反复读来体会文章深刻的语言,经过我的多读,还带了自己的感情去读,我体会到了文章一些很深刻的语言,体会了作者的别有用心之处。而且我觉得光读还不够,我这里有几个小窍门。


老师:还有小窍门。


林鑫:如果在你读的时候突然想到要做些什么……


老师:就是你读的时候悟出了什么东西。


林鑫:对,不管你想到什么,都可以在那个词或句上面写下来,说不定这批注都是些很独特的东西。


老师:给他这个好办法一些奖励吧!


众:(鼓掌)


老师:哦,薛筠岚你还想说。


薛筠岚:特别是比较难懂的地方,我就一遍一遍地读,细细地推敲其中的意思,或者站在作者的这个角度去想一想作者的用意何在。


老师:真棒,大家都感觉到要读好这个文章,什么是个好办法?


众:读!


老师:读几遍了?你读几遍?


邵中骏:5遍。


老师:你读几遍?


林泳:5遍,


老师:你呢?


林鑫:我读了二十几遍


老师:二十几遍!还有人?


路艺:我读了十几遍。


老师:现在想读吗?


众:想!


老师:那好,自己美美地读一遍,我们不齐读,自己读。


大家开始自由朗读(用了2分零50秒)


老师:反复读了课文,知道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些什么?知道了吗?这么多同学都知道啦!菁菁你说。


菁菁: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时间去得匆匆,我们应该珍惜它!


叶柳婷:这篇课文主要是告诉我们美好的时光短暂易逝,所以我们要趁小抓紧学习!


亦佳:文章紧紧回绕“匆匆”两字,细致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痕迹,书写了时间短暂易逝,且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老师:一下子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抓住了!咱们读书很认真,咱们班的同学也特别会动脑筋,平时咱们都经常提问题在小组里头讨论合作解决。今天咱们换一种形式,咱们还来把你们的问题展示出来,然后把你们的问题,交给别组的同学来讨论,好不好?哪个小组愿意先把问题拿出来。好,来吧!


鑫:我们是用水彩色写在卷子上,展示出来了,是由沁璐同学写的。


老师:多会合作。


鑫:我们提了一共加上老师一共7个问题。我想谁能回答就来挑战吧!我想相信我们能守得住的。


老师:谁愿意来解答他们的问题!他们又用一种形式来展示问题!(同学们把自己提的问题用卡片展示,一人手持一张),你们的问题打算交给谁?好,交给他们吧!下一个组把你们的问题展示出来吧!这个问题是用提板的形式!


唐:我们一共提了5个问题!


老师:那谁来招标!给你们。


薛:我们的问题是用幻灯片的形态展示的![]


老师:问题飞出来了,这谁做的呀!薛:我做的。老师:真棒!电脑高手。


薛:我们提了6个问题。老师:哪个小组还没接受挑战的。好,就给你们。看得见吗?组:看得见!


老师:现在咱们在小组里头先做什么事!是不是该先筛选!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再做第二种事,干嘛?对!解答,想方法解决它!大家开始讨论。


(大家小组讨论问题)


老师:刚才陈老师看到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现在,哪个小组愿意给壹一惚ㄒ幌赂詹盘致鄣慕峁?你们先来。


林鑫:首先,我想采访一下提这两个问题的人……


老师:你们选哪个问题要先说,嗯,上来说吧。


林鑫:(上台)我们经过层层筛选,觉得4、5两个问题最不错,而且,可以把4~5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变成一个问题,首先这里第4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而第5个问题正好能和第四个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紧扣着重点段……


老师:哪一段是重点段?


林鑫:第4自然段是重点段。而且能从同一个点想开去,这个问题是非常棒的,我想采访一下提着两个问题的同学。


老师:谁啊?


森辰:首先,我在读第4自然段时,我就注意到这一句,我这一句读不明白是因为:为什么作者会在千门万户当中只有徘徊罢了,匆匆罢了?这世界是指什么样的世界呢?为什么作者不能作些什么?为什么作者只有徘徊罢了,匆匆罢了?我对这句产生了很多疑问,所以我提了这个问题。


林鑫:好,那我想再采访一下叶柳婷,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


老师:你都知道第5题是叶柳婷提的啦!


林鑫:她刚才举手了。


叶柳婷:因为我曾经查过资料,看过朱自清写的很有名的散文,那我就不明白他这么有成就,反而在这里写了自己除了徘徊,又剩余些什么呢?我不明白,所以我提了这个问题。


老师:看来你提这个问题还不仅学课文,还联系到了你以前看过的书啦!


林鑫:那你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了吗?


老师:你们组解决了吗?


林鑫:解决了。


老师:怎么解决的?


林鑫:我们是通过研究,而且是在小组讨论以后,大家都交流了,并且佳林她知道时代的背景,也与这个问题有关系,在大家讨论之后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老师:谁愿意来,你们不是懂了吗?快点。


唐诗青:这样也是浪费时间!!!


马文迪:时间匆匆啊!!!


大家:(大笑)


林鑫:其实只有匆匆罢了,这里接下去紧扣着前面一个问题,只有徘徊罢了。因为他在徘徊,在左思右想,在想的时候,时间就从他徘徊那一瞬间渡过了。


老师:咱们联系刚才他表演过的徘徊,??????


林鑫:他在想问题的时候,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老师:他们这样解答你们满意吗?有没有补充?


黄森辰:我想补充一下,首先这句有联系,因为当时的世界是千门万户的,所以作者会茫茫然,所以作者不能做些什么,所以作者只能徘徊,所以时间过得匆匆。


老师:你提问题也是一个一个问题出来,现在又一个一个问题解决。这组的问题,他们已经帮你们圆满解决了。其他小组,你来吧。


唐诗青:老师,我们这组??????


老师:你把那个拿过来好吗?因为太远看不清楚。选了哪个问题跟大家说一下。


唐诗青:我们选的问题是第2个问题和第5个问题。


老师:第2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


唐诗青:我也想采访一下他们提问题的那俩个人。


老师:好,谁提的,第2个问题谁提的。


胡志臻站起来。


唐诗青:胡志臻,你当初为什么想到提这个问题的?


胡志臻:我在读课文时,读到第二自然段时,算了一下,八千多的日子就是二十一年,这二十一年的时间怎么会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呢?那大海又是指什么呢?而且为什么会没有声音又没有影子呢?所以呢,我现在感到非常疑惑。


老师:感到非常疑惑。


唐诗青:那你现在理解了吗?


胡志臻:现在我还是半懂半不懂。


老师:所以要求助你们嘛!


唐诗青:我们小组的施绫在刚才的讨论中发挥出色,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施绫:这里作者写了时间的一种特点,时间的匆匆,时间的无影无踪,时间是永不复返的,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是微不足道,滴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里也是肯定不会复返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可以联系到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老师:联系二三两个自然段来解决他,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林鑫:我读第二自然段读得最多,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时间是非常重要,也点明了时间的特点。


叶柳婷:比如说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还有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还有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老师:没有声音的过去了。是吧,是这意思?有补充吗?


施绫:我是想评一下叶柳婷的发言,我觉得他好在,他解答这个问题联系了下文,这是他的好处。可是他在读的时候,我建议他: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的挪移了。“轻轻悄悄”这个词应该读的轻一点。


老师:连朗读都结合进去了,真了不起。我还要表扬你们俩。现在你明白了吗?


胡志臻:明白了。


唐诗青:我们小组票数第二多的是第五个问题。


老师:好,我们来看一下第五个问题,题目中的匆匆抑挥写掖野樟撕驮诎饲Ф喔鋈兆永镎饧父龃掖乙馑枷嗤吗?你的理解呢?


唐诗青:我们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困惑。


陈老师;还似懂非懂,是吧?把这个球再抛给他们是吧?好吧!你们自己说说看。[]


薛筠岚:我觉得这几个问题这几个匆匆,我在读书的时候,一直想这几个匆匆如果说他们意思相同。


老师:意思相同是什么匆匆?


薛筠岚:是指时间的匆匆。


老师:那咱们先看题目的匆匆是不是指时间过的匆匆,还有第二层意思?我们先听一下薛筠岚到底弄懂了没有?


薛筠岚:我觉得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的匆匆和只有匆匆罢了,我觉得这两个匆匆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我觉得题目中的匆匆又有许多层意思。这几个匆匆我一直在想,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哦,百思不得其解,那现在怎么办呢?


唐诗青:那只有求助其他组了,


老师:好,其他组。


唐诗青:我刚才看见林鑫举手了。


老师:我也看见佳林举手了,我们把机会让给她吧!


佳林:我觉得匆匆还有另一层意思,还指他生活中的忙碌。


老师:哦,那这里八千多日的匆匆里,还可以理解为他在忙忙碌碌。


林鑫:其实,题目中的匆匆只是一个总体,而其他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匆匆从一个总体分散开的,像形成一个网络一样,像一个点,从一个生活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生活中忙碌的匆匆。


老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我们联系课文来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好吗?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你把这句读读。


唐诗青: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


林鑫:这个匆匆是指时间的匆匆。


老师:那联系到后面,八千多日的匆匆是指生活的忙忙碌碌。薛筠岚满意吗?


薛筠岚:满意了。


老师:好,满意了,行,你们两个小组怎样?你们解决了吗?你们那组谁来?


薛筠岚:我们这组经过挑选,我们认为是这个问题最好。


老师:那好,我们展示一下,课文开头和结尾,作者分别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作者为何不做回答呢?是作者不知道?他有何意图?


薛筠岚:我们这组经过思考。


老师:你们干吗觉得这个问题好?


薛筠岚:因为解答问题,能大概明白文章的中心,而且,也能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老师:紧扣中心的问题。


周亦佳:我觉得这篇文章并没有做正面的解答,我估计作者也不是完全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也是模模糊糊大概知道。


老师:你认为他不知道,不一定知道,你们小组还有别的意见吗?


薛筠岚:胡志臻。


胡志臻:我觉得文中作者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有,你聪明的告诉我,第一句他是,谁聪明谁就告诉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最后一段,你聪明的你告诉我,我觉得这可能是,作者已经在文中暗示了这个答案,你聪明,你就从我的暗示中找到答案来告诉我。


薛筠岚!他的意图就是想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在生活中不要那样忙忙碌碌去浪费时间。[]


老师:去白费时间。


薛筠岚:而且在当时二十年代,那种情况他不能正面来告诉别人,只能通过一些暗示来告诉别人。


老师:你的意思就是说,用暗示的办法来告诉人家。你们还想补充,那这样子吧,这节课的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先休息一下,下节课再讨论,好吗?


《匆匆》课堂教学纪录(第二课时)


老师:刚才咱们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半。来,你们再来吧!


薛筠岚:这个问题是菁菁提的,你对我们的解答感到满意吗?


陈菁菁:我很满意你们的解答,Thank you,very much.


(陈老师与同学大笑)


老师:你还想说啥?


施 绫:老师,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因为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使我们知道文章的中心,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而且可以引起我们的争论,大家通过读书及理解全文就可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老师:哦!那看来这个问题呢,咱们还要在全文朗读之后待会儿可以再讨论一下,好吧!那好,这个问题呢,看来解决得挺不错的。


薛筠岚:我们还觉得这个问题也挺不错的。她是问“溜”和“跑”用哪个好。


老师:我想先问一下,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是谁?


薛筠岚:欣悦。


老师:欣悦,你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呢?


郑欣悦:因为我在反复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想到为什么要用这个“溜”字呢?


老师:你还注意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薛筠岚:我们这组秋洋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林秋洋:我觉得“溜”字更能说出它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让人觉得不知不觉地就走了。


老师:时间就过去了。


薛筠岚:还有马文迪有补充。


马文迪:可以联系第四自然段,它这里有说在“逃去如飞的日子” ,“逃去如飞”就说明时间过得非常快。那“溜”这个词比“跑”这个词用得好就是因为它更可以表现时间过得很快。


老师:过得快,是吧!好,叶柳婷你说呢?


叶柳婷:而且比如说平时抓东西溜走了,是说明这个东西非常光滑,很难抓,就想捉泥鳅一样。


老师:问题谁提的,满意吗?


郑欣悦:我非常满意。


唐诗青:老师,我还有补充。


老师:还有补充,你说。


唐诗青:我认为叶柳婷说得很好,但里面有一点不对。泥鳅虽滑,但总能抓住,而这个时间呢,是永远抓不住的。


老师:呵,永远抓不住。你说。


姚 瀚:时间是个抽象的东西。


老师:哦,很抽象的,是吗?但在作者的笔下它被具体化了,所以就显得特别美,是吧!你们这组呢?


吴 姗:我们这组选的是第二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


老师:展示一下,走出来。。


吴 姗:第二个问题因为和薛筠岚的那个问题好像有所相同。


老师:哦,所以被解答过了。第五个问题呢?[]


吴 姗:第五个问题跟黄森辰的又一样,也解答过了。


老师:看来,咱们得有个竞争精神,什么都得赶前一点,是吧!落后的话,都被人家解答了。哦,陈老师有个很大的遗憾,第一个问题是我提的,却没被选上。哦,你们能解答,那好吧,来说说看。


林 泳:我解答了。我查了字典知道了“徘徊”是没有目标地走来走去,而“茫茫然”是对事理全无所知,找不到头绪。这两个有关系,这两个都是同样描写了作者是在生活中找不到头绪,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现在要干什么。我觉得这个也写出了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老师:哦,谢谢你,帮助了我。这里的“茫茫然” 陈老师的理解应该是在思想上感到茫茫然,没有头绪。而“徘徊”应该是……


同 学:在行动上的。


老师:谢谢你们给我的帮助。虽然这个问题没被你们选上,但是看到咱们在座的同学有这么多的好问题,还有这么多筛选问题的办法,我要向你们学习。现在陈老师最想了解的是通过刚才这个环节,你有什么收获?好,雨田,你说说看。


陈雨田:通过刚刚大家提了那么多好问题,我终于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有这篇文章的中心,还有就是题目“匆匆”的意思。


老师:哦,你已经对文章有了不少了解,是吧!你说呢,姚瀚。


姚 瀚:我知道应该怎样提出问题。应该先将课文重点、精髓部分挑出,一遍遍细读,抓住关键词,提出自己的疑问,既是精髓、重点的内容,必是没有其它地方好理解,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或一知半解的部分,用问题的方式提问,这就算找了很好的问题。


老师:真棒!有个名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


同 学:重要!


老师:更重要,是吧!咱们已经会了,你说。


张倩颖:我知道了什么是好问题。好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争议……


老师:引起大家的……一种争议。思考、争议,好,接着说。


张倩颖:还有好问题必须能紧扣着文章的中心,而且好问题必须从文章精华中选出来的。


老师:真棒!你们会提问题,也会解决问题。陈老师跟你们一样,反复朗读了课文,那现在咱们问题也解决了,这个文章一定喜欢上了吧!


同 学:喜欢!


老师:既然喜欢,就一定有你特别喜欢的那些句、段,咱们在小组里头再说说看,好吗?我的要求还没说完。你说先要干嘛呢?


同 学:先要朗读。


老师:哦,再朗读一下,然后还干嘛啊?


同 学: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老师:自己喜欢的那些句子的感受是吧!那待会儿呢?


同 学:选一两个代表来发言。


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那好,行,那咱们开始吧!


(6分零五秒到10分开始讨论)[]


老师:好,行了吗?哪组想先说,好!你们那组先来吧!明明先来,刚才明明发言少。


薛筠岚:我们这组甲坤喜欢第四自然段,甲坤说。


甲坤说:“我读这段的感受是时间在我们玩时,就不知不觉地走了,只要我们珍惜时间,时间就会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我体会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老师说:“不错。对这个部分还有没有补充的。好!你说说看。”


志臻说:“我们觉得甲坤说的最后一句有点儿不太恰当,珍惜时间,时间会像乌龟一样,是人的一种感觉。”


林泳说:“我觉得珍惜时间,时间应该过得快,而不是过得慢。”


老师说:“亦佳你说呢?”


亦佳说:“老师,有个名人说过时间最不偏私也最偏私,我觉得他这个比喻也有点儿恰当。”老师说:“那组先补充,好吗?好。”


文迪说:“我补充甲坤的,只要你不想做一件事,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只要你专注的做一件事,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筠岚说:“明明还有补充。”


老师说:“好!是第四自然整段吗?”


全组说:“只有一句。”


老师说“那你把这句读一读。”


明明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作者的深感,他深感时间匆匆而过,为什么流逝的如此快,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了这一生。”


老师说:“虚度了时光,哦,你说。”


菁菁说:“我也喜欢这一句,这里作者是写一个答案是肯定句,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走人生的道路,确实不能专走平坦的路,要走出作为,走出成绩,否则,还不如不走。”


老师说:“这样又更进一步理解了。你说。”


林鑫说:“我们这组请佳林发言。”


老师说:“哦!佳林。”


佳林说:“我是喜欢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有人配第一段的图。”


老师说:“哦,咱们班的小画家都出场了。这样子,咱们从黑白的到彩色的,这是黑白的,还不够清晰是吧!那看看彩色的,好,配着他的图,你来说说看。”


佳林说:“第一作者是以燕子去了还会来,杨柳枯了还会青,桃花谢了还会开,这些自然现象来表现时光流逝的痕迹。联系第四自然段,作者是说时间流逝之快,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从这我想到不仅仅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来形容霎时间对我们的重要性,而是要与时间赛跑。”


老师说:“来来来,你们说说看,”


文迪说:“我来补充她的,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筠岚说:“我补充佳林的,用自然景象来表现时间是一去而不复返的,作者不由感叹道:是谁偷了时间,可是又有谁能偷走时间呢?看出了作者的忧虑与无奈。”[]


老师说:“你们觉得该怎么读呢?都想读的同学,那咱们来一起读吧!大家一起读(1分钟30钞)


老师说:好!还有没有你们喜欢的。那你评吧!


林鑫说:“其实这里,有两个分号,联系很紧,但是一个词有一个转折的关系,应读快一些,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应该稍停一下,第四句应读轻一点儿,从意思上讲,这里是两层意思,应再放慢一些,才能引伸到第二段去。”


老师说:“好?你呢?”


亦佳说:“最后一句应说有疑问,猜测的感觉,应读再快一点点。


老师说:“那我们不一起读,都自己读。”大家各读各的(1分钟)。


老师:“好,还有哪些小组没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呢?好,请森辰这组来!”


黄森辰:“我们这组,叶柳婷喜欢第四自然段这一句:‘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老师:“好,喜欢这句。


叶柳婷:我认为这句中的第一个赤裸裸是指刚出生时什么也没有,而第二个赤裸裸指临终前毫无成就。这暗示我们只有趁早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等老时就会有所遗憾。”


唐诗青:“老师,我……还有……”


老师:“施绫先说好吗?”


施绫:“下一句‘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通过这个问题让我们来思考、反思,千万不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要有所成就、贡献。”


唐诗青:“我想赠给大家一句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老师:“还有人想补充。”


马文迪:“还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老师:“好,用这些名言来加深对课文印象。好,你想说……”


朱明明:“还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小时要努力,不要等老时再徒然叹息也没有用。”


林鑫:“我觉得刚刚朱明明讲的那句话不适合放在这篇课文中。因为这里,作者已经到了青年的时代,他可能已经在青年时做了一种贡献,他只是为他今后一些道路做出寻找……”


老师:“该往哪条路去走。”


林鑫:“他已做出些成就了。”


老师:“他已经有成就了,所以不好讲他不努力。他已经努力了,只不过不懂往哪个方向前进。”


林鑫:“我们还想讲第四自然段。”


老师:“好,谁?”


林鑫:“是正阳。他想用例子来说明。”


老师:“好,那来吧!”


张正阳:“我读过个故事,有个人想把青春留住,他什么事也不干,整天吃精细的食物,泡牛奶浴,他只不过让青春脚步走的慢点而已,那人意外发现自己有了皱纹,于是感到很不满意,觉得青春对他很不公平。但旁人认为,青春已经给他留下些美好的东西,但他自己没去珍惜。他只用了空白的十几年毫无意义的青春。”[]


老师:“你用这故事目的是什么?”


张正阳:“我想提醒大家,把握自己的时间,做些有价值的事。”


林鑫:“而且,这个故事充分地说明了青春年华并不是要吃好食物,泡牛奶浴。这只是对外表的东西做些填充。应该用自己青春的行动来证明自己青春没有白过。”


老师:“是不断地努力去充实自己。”


薛筠岚:“读了第四自然段,我想起了一句话,是奥斯科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一生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前,他会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经历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该抓紧每一秒,过最充实的生活。’”


老师:“啊,看来你们都喜欢第四自然段。你们这组呢?”


吴姗:“雨田也喜欢这段中的一句话。”


陈雨田:“我喜欢这段中的第三句。”


老师:“那你把它念一遍吧!”


陈雨田:(读后)从青烟、微风、薄雾、初阳这四个词,原本是非常平常的词语。但放入这段中,我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想让大家知道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然而加上吹散、蒸融这些动词,我就想起一句话,生活就好像一地鸡毛,风一吹,就什么都没了。时间,就好像这句话中的生活,提醒我们一定要珍惜。”


林泳:“大家都知道轻烟和薄雾是一种很轻的,抽象的东西。在这里用于比喻时间,说明时间的短暂易逝。后面写被微风和初阳吹散,蒸融了,初阳、微风就是不像龙卷风那样,是很细微的,这也突出了作者要告诉大家珍惜时间。”


郑欣悦:“这句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生命非常的短暂,一会儿就被吹散、蒸融了。而日子就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老师:“你还想说什么?”


吴姗:“这里把日子比作轻烟,比作薄雾,大家都知道轻烟被风吹散,薄雾被初阳蒸融都是在很快时间里发生的,这也突出了日子来去匆匆。”


老师:“你想说啥?”


何翔:“我觉得‘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与‘我何曾留着游丝样的痕迹呢?’这两句有关联。这两句差别不是很大,只差几个词。从这两句疑问句我体会到焦急……”)


老师:“已经逝去八千多个日子,他觉得自己未留下痕迹,焦急的心情。好,还有补充。”


姚瀚:“老师,我想说最后一个自然段。”


老师:“好,你说说看。”


姚瀚:“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直截了当道出了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话。初看之下,这句是疑问句,其实作者是在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反复细读之下,才知道作者是以反问警示……”


老师:“好,警示句,警示什么?”


姚瀚:“是警示人们时间短暂易逝,且一去不复返,要抓紧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才能无愧于生命,无悔于机会。”[]


老师:“姚瀚一番发言进一步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好,你想说什么?”


陈炜华:“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提出这个问题,我反复地想,从而理解到要珍惜时间。的确,哪个聪明的人不知道珍惜时间。就连我楼下的阿婆一有空就看书,我还常常听见楼下爷爷抱怨没饭吃。”


老师:“好,他还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看来四、五两段都喜欢。想读吗?”


大家:“想!”


大家读书。


老师:“你想补充谁的?”


陈菁菁:“炜华的。”


老师:“那好,说说。”


陈菁菁:“海丁有句名言,说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浪费时间的人。从这句话我了解到我们都要做个聪明的人,去珍惜每一秒。”


老师:“作者说‘聪明的你’,你觉得自己聪明吗?”


(大家有人说聪明,有人说不聪明。)


老师:“那好,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做个聪明的人,珍惜每分每秒,好吧?”


张倩颖配乐朗读: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老师:“你想说什么?”


邵中骏:“她刚才把赤裸裸读成了赤(cì)裸裸。”


马文迪:“我想评价,我觉得张倩颖刚才读得十分有感情,我觉得她这一句读得好: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她把被微风吹散了,和被初阳蒸融了读得很轻,让人觉得是慢慢消失。而且他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后面有一句,我留着些什么……她语气马上转变,变得提高,变得疑问了,前后两者有了对比。”


老师:“那喜欢这段的同学也来读一读,好不好?好!谁想配乐,好,换个音乐。”


老师:“文中有一段话,作者具体写了时间来去匆匆,你们仿照它,也写了一段,是吗?拿出来,现在找你自己喜欢的伙伴,看看谁的那段话写得好”(同学自主讨论)


老师:“好,你们认为好的,自己上来展示一下,啊!好、欣悦,自己找了位子坐下来,咱们看一看。”


全班:在写作时……


老师:“干吗选它,好在哪里?”


何翔:“休止符指她想让时间停下来,珍惜时间,又从巨大的休止符中溜了去,写出时间快不可挡。”


林秋洋:“我知道欣悦是有学钢琴的,她用自己课外学到的乐理知识来仿写。”


老师:“联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这是谁写的呀?自己读读看。”


林鑫:“微风拂面,多爽啊,在我享受看迎面扑来的凉风时,日子就像顽皮的天使伴着微风,从我面颊拂过;在我欣赏音乐,沉浸在音乐的海洋时,不知不觉,时间似乎在玩抓迷藏。但我总输,因为时间怎么找也找不回来了。我与好伙伴攀谈,尽情享乐时,时间像生气的小女孩,头也不回就没影了。”


老师:“他用拟人与比喻的手法,使这段变得更生动了。哦,你自己也发现了什么?”


林鑫:“我在给同学评时,同学们说如果从仿写的角度来说,还不够,因为同书中第三段来说,我加了许多修饰,我把时间的特点更加具体更加拟人化。”[]


老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面颊的颊应加上页字旁,下次咱们再认真点。”


唐诗青:“我来。”


老师:“哦,都迫不及待了。”


(同学和老师在读,但不按全班齐读)


老师:“哦,马文迪你说说看。”


马文迪:“唐诗青的第一句可以移到后面来。因为第一句很像作者写的,我觉察它去的……”


老师:“佳林,你想说?”


刘佳林:“他用了日常发生的事,把这些事美化,而且他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许许多多。”


唐诗青:我把课文读了很多遍,加上联系生活实际。


老师:就能写这么好,相信大家也都能写这么好。


刘佳林:“他说自己在与发愁,我要问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用这些时间做有益的事?”


老师:“我们和作者这段话有什么不一样?都相似吗?你们所写的有很多在你们习作的时候,可作者写的……”


吴姗:“这里写的是每人每天必要做的事,比如洗手、吃碗、默默睡觉,而我们写的是一些人浪费时间,我们有时也珍惜时间。”


陈华:“我觉得作者这一段联系紧密,而我们是东一块、西一块(反对……不是)而我写的也很紧密。”


林鑫:“我反对陈华,因为我们是很鲜明突出我们浪费时间,而作者是比如说洗碗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许多例子中,如我刚才写的。其实,我们也都在珍惜时间。”


老师:“我们有没有留下痕迹?”


大家:“有!”


老师:“来,展示出来看看,请一个小记者来简要采访一个,你来。”


薛筠岚:“学了这篇课文,作者觉得这八千多日是滴在大海里,那你们的四千多日子是否有白过呢?”


林鑫:“很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逃走了,但我也有很多时间没有白过,我的许多荣誉,我觉得这就是我所留下的足迹,是最好的证明。


老师:“哦,整整一个袋子。”


林鑫:“我所留下的痕迹。”


马文迪:“我们做的预习,也就是一个痕迹了。”


林秋洋:“我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但我现在所学都是为我将来留下足迹。”


马文迪:“我反对,其实我们的作业也就是留下的痕迹了。”


薛筠岚:“路艺你们小组有很多奖状,你能不能来说说呢?你有什么足迹或遗憾呢?”


路艺:“我没有大家那么多奖状,可我相信在将来,我会超过你们的。”


老师:“喝彩吧……”全班哗啦,一阵鼓掌。


老师:“学完这课我们一定有许多话与要做的事,说一说。”


路艺:“我想问一下,像慈禧太后和袁士凯,他们有没有留下痕迹,又是什么痕迹呢?”


胡志臻:“他们留下非常坏的,遗臭万年的痕迹。我们要珍惜,要懂得珍惜时间。你要光彩照人,就要抓紧时间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老师:“就像司马迁说过。”


全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老师:“我们要珍惜时光,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好时间到了,我们先谈到这。下课。


全班:再见,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