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重点理解“嘹亮、悠扬、激越”、“啼啭、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3、 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向往,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搜集关于聂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乐曲导入,简介聂耳。


1、 欣赏乐曲,知道笛子是中国的民乐,板书课题。


2、 用学过的词语来表达这笛声带给自己的感受。


3、 出示聂耳简介,默读了解,简要说说感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自由读课文,自学新词,思考:围绕“笛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引出课文首尾,比较阅读,理清脉络。


(1) 读了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2) 同样的语言,表达的内容一样吗?


3、 交流,概括板书。


三、 品读笛声,欣赏积累。


1、 再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笛声的句子,欣赏朗读。


2、 品读句1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1) 在读中体会“嘹亮、悠扬、激越”这3个词语的意思。


(2) 个别读,齐读。


(3) 引读: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的笛声是那样的……是那样的……是那样的……,听着听着,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书:出神听


3、 品读句2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支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1) 聆听笛声,理解“啼啭、喧噪、啁啾”的不同含义。


(2) 指导朗读。


(3) 引读积累。


在聂耳听来,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


四、 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 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在那满脸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里,我们似乎感受到聂耳 。


2、 联系上下文,将描写笛声的语句串读品味。


3、 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积累近义词。(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4、 引导概括,梳理文脉,板书归纳。


板书:渴望学


学会吹


5、 再读课文,根据提示,想象补白。


达标:在小小的木工间里,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聂耳 。老木匠拿起笛子轻轻地吹,聂耳 ,老木匠耐心地教,聂耳 ,于是 。


提高:(什么时候),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 的笛声,那笛声


在小小的木工间里,(老木匠和小聂耳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于是



6、 理解“莫逆之交”,板书归纳。


7、 读中悟情。


小结: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成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们成为了知音,这就是一位人民音乐家成长的故事。


五、 总结课文、作业布置。


1、 摘录、积累描写“傍晚时分”的语句。


2、搜集资料,进一步认识到聂耳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板书设计:


人民音乐家


聂守信


出神听


渴望学 笛声 莫逆之交


学会吹


老木匠


教学效果反馈:


我以课文很有特点的开头与结尾导入,要求学生对前后字面完全相同的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区别进行辨析。然后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2—8节,并让学生尝试简要概括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接下去的课堂主要环节中,我带领学生先走进老木匠的笛声,通过对描写笛声语句的朗读、思考,以及对笛声录音的欣赏和鸟叫声的模拟表演等多种学习形式,学生真切感受到老木匠笛声的优美、动听、婉转和神奇的魅力。然后我又带领学生走进聂守信的心声,反复品读聂守信听了老木匠笛声后神情和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感受聂守信学笛的渴慕之心和对音乐的热爱。最后,再引导学生想象聂守信向老木匠拜师学笛的对话,并且让两组同桌进行即兴表演,实现从语言积累到语言运用的转化。


纵观整节课,尽管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较充裕,也通过媒体、想象等多种手段,创设了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但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还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