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谈话导入新课。


老师: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文字艺术展示着它的独特的文学魅力。大家都读过许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诵给大家听,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


学生1:吟诵《游子吟》。


老师:读得声情并茂,我被你的诗情打动了。


学生2:吟诵《清明》。


学生3:吟诵《石灰吟》。


老师:声音非常饱满,“吟”应读成“yín”


……


老师:从同学们的积极发言中,老师已经感受出了大家对古诗的喜爱还有学习古诗的热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一跃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师板书“枫桥夜泊”)据说这是诗人张继科举落榜后心境失落、寂寞、郁郁怀乡,夜泊枫桥时触景学生情挥毫写下的诗篇。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老师:出示课件1,《枫桥夜泊》主题图,画面配乐:古筝《禅院钟声》,师感情范读古诗。(师范读时声情并茂,场内响起热烈掌声。)


老师: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


学生:想。


老师:好,请大家反复地读一读这首诗,直到把它读顺口了,然后坐直。


学生:自由朗读。


老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也很投入,非常好,现在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1:感情朗读。


老师:读得很顺口,注意“霜”翘舌音要读好。


老师:同学们,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得顺口了,读流畅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谁来试一试?


学生2:感情朗读。


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谁能不仅读得有板有眼还能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学生3:读出了诗的节奏。


老师:这次我们来合作读,好吗?


学生:好。


老师:来,你们读诗的前四个字,后三个字我来读。好吗?不要跟我抢。


师学生:合作读……


老师:我想,你们已经清楚了诗的节奏和韵味,这次,我们倒过来,我读诗的前四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学生:合作读……


老师:味道更浓了!孩子们,读诗的最高境界是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也就是读到你自己仿佛就是诗人了,那也就是说我们读诗的时候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读出感受来。这次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诗中的情感。好,这次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诗的韵味。


学生:齐读诗歌……


老师:好,孩子们,现在谈谈读完这首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的话,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我仿佛看到了张继就在我的眼前。[]


学生1:忧愁。


学生2:悲伤


学生3:寂寞


学生4:凄惨。


老师:换成哪个词更恰当? 学生:凄凉。


学生5:孤独。


学生6:寂静


老师:爱读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平时没有积累的同学是找不出“寂静”这个词的。


学生7:思念家乡。


老师:好了,孩子们,我们读同样一首诗,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孤独,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寞。好,把你读书体会到的这些感受带进去。带着这种情绪,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这一首诗。


学生:齐读。


老师:读得真精彩!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老师:出示课件2:自学提示


老师:请大家再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注意看一看诗的哪些地方或者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种感受或者情绪呢?把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你可以借助大屏幕上的画面,可以借助课文下的注释,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生活经验理解诗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作者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并作好批注。


学生:自学


老师:巡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写批注了,正在记录自己的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真好,大家注意写字的姿势,“三个一”别忘了。


学生:……


老师:有的同学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他已经批好了。


学生:……


老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好吗?同学们,张继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诗人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学生:对。


老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学生:没有。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就睡不着呢?


学生1:愁眠


学生2:愁眠


学生3:愁眠


老师:把这个词找出来,把它圈起来。板书:愁眠


老师:你是怎么理解“愁眠”这个词的?你认为愁眠是什么?


学生1:我认为“愁眠”就是难以入睡。


学生2:我认为“愁眠”就是因发愁而睡不着。


学生3:我认为是失眠、难眠。


学生4:我认为“愁眠”是因作者忧愁而睡不着觉。


老师:联系到了诗的内容,“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张继这个夜晚因为发愁没有睡觉,那么这个夜晚寂寞难耐的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


学生1:先看到的是月落。


老师:正因为“愁眠”,孤独难耐的张继独自一人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西沉,当月亮完全落下去的时候,这天地之间一片(学生:漆黑)幽暗,一片(寂静)朦胧。在这幽暗与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学生2:看到了江边的枫树。


老师:看到了江枫,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那被寒霜打过的江枫,在秋风中什么样子?[]


学生1:江枫来回摇动,叶子都落了下来。


老师:叶子飘落,落也叫“飘零”。


学生2: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


老师:哦,还有声音。


学生3:树叶从树上飘下来,像一只只飞蝶。


老师:想得这么美,不过张继可能不会这样想。


学生4:枫叶像小鸭子的脚掌,在江风中被吹得哗啦哗啦响。


老师:还想到了形状,真会想象。


老师:在这一片幽暗与朦胧中只见江枫瑟瑟,枫叶飘零,多么凄清,多么感伤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边还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1:一闪一闪的渔火。


老师:能不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的渔火是什么样子?


学生1:忽明忽暗的。


学生2:星星点点的。


学生3:像星星一样零零星星,闪闪烁烁的。


老师:这江枫,这渔火,这月落都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那么在这个凄清、孤寂的不眠之夜,张继听到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乌鸦在那儿叫。


老师:想象一下,在这夜半的时候,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忽然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1:非常可怕。


学生2:给我的感觉是恐惧。


学生3:很阴森,很恐怖,心会揪在一块儿。


学生4:我感觉到毛骨悚然。


学生5:我感觉到很凄凉。


老师:在这夜半的时候,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当乌啼声飘过之后,这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他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他还听到了钟声。


老师:这是哪里来的钟声?(学生:寒山寺)


老师:寒山寺在哪儿?(学生:姑苏城外)


老师: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划破了夜的寂静传到了诗人客居的小船上,此时愁绪满怀的张继感觉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他感觉到非常冷。


老师:是啊,哪个词写出了这个冷的感觉?


学生1:霜满天。


学生2:霜满天。


……


老师:大诗人李白在他的《静夜思》里曾经描写过这个“霜”,他是怎么写的?


学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老师:他觉得霜应该是覆盖在地面上的,对吧。那张继为什么说是“霜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或者他的眼睛出了问题吗?我感到非常困惑,谁来帮老师解开这个谜团呢?


学生1:因为这是作者当时的心情。


老师:他想着这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有可能。


学生2:因为当时正在下霜。


学生3: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老师: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很冷。同学们你们看,此时诗人在江边身体很冷更重要、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里面更——


学生:冷。


老师:为什么?


学生1:因为诗人张继对家乡的亲人的思念让他感觉到冷。


学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这落榜之愁让张继心里感到冷。


学生3:因为他的周围一片寂静,这清冷的环境让他感觉冷。[]


学生: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这孤独无助的感觉让他感觉到冷


老师:同学们,诗人身体上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他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所以,他感觉到这天地之间,这空气当中都弥漫着什么——


学生:冷。


老师:都充满着浓浓的霜气,都充满着那仅有的寒意,这“霜满地”也就成了——


学生:(接答)霜满天。


老师:是啊,这哪里是霜满天啊?这分明是“冷满天”啊!


老师:大家看,作者在这首诗里都写了哪些景物?手指大屏幕。


学生:写到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钟声……


老师:是啊,你看作者写的这些所有的景物都是围绕着什么而写的?


学生1:都是围绕“愁眠”而写的。(4学生意见一致)


老师:所有这些景物都是因为作者的愁眠,都伴随着诗人的愁眠,都陪伴着诗人的愁眠,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是呀,在诗人的眼里,仿佛乌鸦也跟他一起——


学生:愁眠。


老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学生:无眠


老师:仿佛渔火也跟他一起——


学生:忧愁。


老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学生:江枫渔火对愁眠。


老师:一个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内心无限的——


学生1:孤独。


学生2:凄凉。


学生:寂静、寂寞、忧愁、孤寂、悲哀、悲伤……


老师:同学们,张继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孤独而寂寞的诗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看着月亮渐渐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那江枫瑟瑟凋零,渔火点点,那从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一声声传到了诗人客居的小船上,满怀愁思的张继面对此情此景,思乡之愁,羁旅之苦,失意之悲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不由得从心里轻轻地吟诵起这忧伤的诗句。手指大屏幕。


学生:齐声吟诵《枫桥夜泊》


老师:同学们,当这月亮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学生:看不见了。


老师:(课件隐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这凄厉的乌啼声也已经消失了。(隐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学生:看不见。


老师:(隐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江边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学生:看不清。


老师:(隐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若无。 (隐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学生:看不见。


老师:(隐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这天地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没有什么景物在陪伴着诗人愁眠,诗人此时简直是孤苦伶仃的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听——(播放课件,钟声和音乐响起)一声,一声,又一声,声声撞击着他的耳膜,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这钟声透过茫茫夜雾,悠悠回荡、余音袅袅,这善解人意的钟声啊让饱受羁旅之苦的心灵稍稍感到一丝慰藉、一丝温暖。为什么这样说呢?据说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因为佛法认为人学生苦难有一百零八种之多,故而鸣钟解忧。可惜张继深秋到此无缘聆听。他听到的只是寒山寺夜半常例的“警世钟”,但是这也让张继联想到了“钟声解忧”的传说,他多么希望这忧愁果真能随钟而去呀!【师深情解读,掌声响起。】[]


四、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其实“愁眠”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学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枚不胜举,而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写愁眠的,尤其是写思乡之愁的更是比比皆是。


大家看:出示配乐课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升明月,月是故乡明。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


老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学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老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学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老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学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老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学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老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学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老师:我想,聪明的你们肯定已经发现,这里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学生1:月亮。


学生2:明月。


老师:是啊,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学生1:钟声


……


老师:板书:钟声。大屏幕出示《枫桥夜泊》


老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学生:齐读。


老师:伴随张继愁眠的是——学生齐答:钟声。


老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学生齐答:钟声。


老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学生齐答:钟声。


老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之外,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 ——


学生1:钟声


学生2:钟声


……


老师:千百年来,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听——


大屏幕出示配乐课件


【宋】陆游《宿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明】高启《泊枫桥》)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陈小奇】《涛声依旧》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老师: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诗人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学生:齐读诗句。


老师: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诗人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学生:齐读诗句。


老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学生:齐读诗句。


老师: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学生:齐读诗句。


老师:同学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


老师:同学们,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的话,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学生:枫桥。


老师:当你来到枫桥上,手摸着枫桥上的栏杆,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学生:张继。


老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学生齐答:《枫桥夜泊》!


老师:来,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


学生:配乐齐读古诗。全场意犹未尽。


附: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钟声 愁眠


经典!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