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气矿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成本管理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标准成本在气矿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应以此作为气矿企业成本预算编制、分解、下达、考核的基础,以增强成本控制的力度,发挥管理导向作用。
  
  近年来,随着气矿所辖气田大部分进入中后期开采,开采和输送需要进行各种增压、脱水、化排等措施作业,开采难度不断加大,生产作业由上产阶段步入措施作业稳产阶段。与此同时,操作成本也逐年增高,呈阶梯式增长势头,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一、建立标准成本体系的必要性
  
  (一)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要求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在考虑新的增减因素的前提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过去的生产工艺、生产措施、生产规模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所作出的反应。随着气田的变化、生产状况的改变以及管理要求的提高,以此为依据的预算管理模式已不能科学反映出各责任中心产出所需的最佳投入,不能充分提高气矿各单位、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日益不适应现有措施作业对成本的需求了。
  
  (二)标准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一种方法成为气矿加强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
  气矿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是一个从事天然气开发、开采、销售的专业化生产单元、作业单元,管理控制已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成本管理的趋势就是精细化、标准化。
  
  二、影响标准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气田生产阶段的影响
  在气田开采初期,产能建设投入很大,操作维护成本较高;当气田处于开采中期,产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操作成本保持相对稳定,随着产量迅速上升,单位操作成本下降;当气田进入开发后期,产量开始下滑,地层压力递减加快,地层出水增多,要靠采取各种生产措施来获取、维持产量,如增压、脱水、起泡、消泡措施等,操作成本相应大幅度上升。
  
  (二)生产规模的影响
  随着石油天然气生产站场的扩大,作业增多,管线增长等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消耗、维护修理等操作成本相应增加。这类生产规模要素与操作成本呈线形增长趋势。而对于产量这一生产规模要素而言,受气田生产阶段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成本特性。在气田早期开发、中期上产阶段,产量的增长不会必然带来成本的增长,但当气田处于后期开采、作业时,气藏储采比下降,地层压力急剧减小,综合含水率增高,开采难度加大,必须从技术上、工艺上采取各种措施,工作量大大增加,要持续稳产、增产将投入更多的成本,操作成本大幅度上升。
  
  (三)生产工艺的影响
  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对材料、动力的耗费也不一样。现有天然气生产工艺中采取如干法输送,就地脱硫装置、管道缓试剂注入及增压、脱水、化排等措施,其成本耗费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工艺措施的生产耗费不同。同时,不同的工艺措施,其耗费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增压主要耗费在增压机组用机油、日常维护用易损易耗件、动力(气或电);脱水工艺主要表现在三甘醇、配件的耗费及动力(水、电)上;单井脱硫主要耗费在脱硫剂的消耗上等。
  
  (四)站场管网设备新旧程度对成本的影响
  设备、装置处于最初使用状态的时候,由于与生产的配合、磨合不够,相应发生的耗费可能较高,也可能很快就磨合到位,耗费不太高。此时成本处于无规律的波动状态;当运行了一定时间后,设备装置与生产运行磨合到位,故障和事故发生率降低,运行平稳,只需定期巡检即可,成本耗费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当设备、装置运行到后期,设备老化,发生故障的几率会增高,巡检密度加密,更换的配件和频率加大,需要投入的维护费用会持续增加,成本耗费处于最高水平。
  
  (五)气田环境、交通对成本的影响
  气田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1.气矿所辖气田大部分属于山地、丘岭,每年时有洪灾发生,造成塌方甚至冲毁公路及输气管线,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此,气矿企业每年都要花费较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产;2.生产井站极度分散,地处偏僻,公路交通设施落后,井站周边居民素质有限,损坏生产装置、管线时有发生,占道、占线、违章频繁,严重影响了天然气的输送安全,每年均需要安排大量的专项费用用于公路维修、违章建筑拆除;3.由于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回注、污水拉运以及废气物的无害化治理、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拆移、填埋、清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等所发生的支出,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影响,导致成本不标准。
  
  三、建立标准操作成本体系的主要思路
  
  (一)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气矿生产经营现状的成本分类
  对操作成本按照装置成本、非装置成本进行划分。前者主要是指气矿进入气田中后期开采后,所采用的各项生产工艺措施的装置设施成本,如增压、脱水、脱硫、集气站、井站、输配气站等;后者主要是指与工艺措施无直接关系,但与组织、协调、维护生产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有关。如车辆、人员、基地、管线、输配电线、井场公路、气田水处理等。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标准消耗定额
  对气矿不同区块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设备、装置、井站、管线、车辆等制定标准的成本消耗定额、人员费用定额,对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配件、公用器具的消耗都建立消耗定额。
  
  
  (三)设置修正系数
  根据客观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气田之间、井站之间、各作业区之间由于生产条件、设备新旧程度、交通状况、井站分散程度、工作量的饱和度以及基地规模等的不同,在基本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对差异性较大的项目确定适当的修正系数,尽可能使标准成本符合生产现场的成本实际需求。如根据各作业区、运销部及后辅单位的公路状况及井站分散程度、车辆工作量饱和程度,对车辆费用设置三类系数。根据增压装置的新旧程度、维护成本耗费水平的不同,按一定的使用年限设置增压装置的配件成本消耗系数,以体现标准成本在现场应用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调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四)对成本中不标准因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专项预算和管理
  如公路维修、违章建筑拆除、气田水处理、药剂加注及缓蚀剂、三甘醇、脱硫剂、氮气置换、装置外委维护等耗费。这些成本差异性较大,且与生产现场的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如:药剂加注要根据现场天然气气质、气量、含硫量、压力等因素确定加注量;公路维修、违章建筑拆除不可预见;气田水拉运的运距、运次及气田产水、边水无法准确估计;新增井站、装置当年投产发生配合、协调、完善费用与正常生产的运行成本差异较大。因此,应将上述费用作为标准成本体系中的非标准因素,进行单项考虑。根据实际工作量,经相关管理部门核实、计算后,可以由气矿控制,也可以特别注明配置,下达给各单位。
  
  四、标准成本的主要架构及内容
  
  (一)标准成本体系示意图(见图1)
  (二)标准成本的主要内容
  1.装置成本:增压装置根据润滑油、配件的消耗量分类。
  脱水装置根据动力消耗、配件、三甘醇消耗,按处理能力分类。
  单井脱硫装置的耗费主要表现为脱硫剂、动力及零星材料的更换。其中,脱硫剂做单项考虑,动力和材料在常规单井中一并考虑。
  单井站包括常规单井、自动化单井、回注井、值守井、输配站、配气站。其中,常规单井指以常规生产工艺进行天然气采输的场站;自动化单井是指在常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运用SCADA系统开展天然气采输的场站;值守井指生产工艺非常简单,或几乎没有生产,或巡查管理无人值守的场站;对输配气站,按生产工艺、集输气量、场站功能的不同,分配气站、输配站、特殊场站;回注井按回注压力分类,其中高压回注的电费由生产部门提供预计处理量,根据机泵单位处理成本确定动力成本。
  2.非装置成本:人员费用指工资及附加外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按机关后勤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分类。
  车辆按越野车、轿车、特种车、中型客车、其他车型进行分类。其中,特种车因任务饱满程度极不一致,又细分为油罐车和化排车。
  基地成本根据基地规模(面积、常住人口)分类。主要费用有水电、公共设施、基地绿化、门岗值守等外雇用工支出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支出等。
  管线成本主要是清b通球、管线护坡保坎、着色等维护费。同时,考虑位于主城区内管线维护的难度和费用均较高,对主城区内的管线成本应适当提高标准。
  
  五、建立标准成本体系的其他条件
  
  (一)建立标准成本跟踪、反馈机制
  财务核算上要建立标准成本核算台账,对标准成本所涉及的成本类别进行费用归集,定期对标准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反映,从而实现对标准成本的跟踪、反馈和修正、完善。
  (二)建立规范财产物资管理流程
  按照规范化要求,对财产、物资管理进行收、发、结存管理,定期清查财产、物资情况,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对井站现场待用的物料、装置配件等要及时办理假退料手续,使设备、装置的配件消耗真实、准确。
  (三)完善原始记录管理工作
  对动力消耗、产量、工时、设备利用、材料消耗、物资收发和领退,毁损等都要建立完整的原始资料;强化区块、班组、井站核算,保证标准成本数据的准确、可靠。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