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上)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经济其它相关  

       一、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西方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描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是由家庭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在这里,他虽未给出关于产业群的明确的概念,却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 (Marshall,1920)①。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认为产业聚集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这些许多因性质相同的中小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获得的经济叫做“外部经济”。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二是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三是可获得的技术与信息。“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 ②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在马歇尔那里,产业区是一个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区域里创新气氛十分浓郁,新工艺、新思想能很快被接受、传播,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既有效竞争又合作交流的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圈内为马歇尔区③。他在论述中总结了“产业区”所具备的6个方面的特征:①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②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体;③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④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⑤竞争与合作并存;⑥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①技术的外溢。由于马歇尔时代信息的流动是按距离衰减的,所以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技术外溢是马歇尔分析产业集群时得出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之一。马歇尔认为,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群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扎堆的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行业的秘密变得不再是秘密,而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件,……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进,因其所取得的成绩,将迅速地为他人所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新思想,就会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之源泉”①。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这些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②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劳动力需求和潜在的劳动力供应。“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办厂),同时,找工作的劳动者,自然也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找职业” ③。由于历史与偶然因素,某公司在某地干起,在这个地方便产生了对劳动力有巨大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较高劳动力要素报酬,而经过训练的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人的大量集中又是其他雇主所寻找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此地的结合成为早期企业“扎堆”的源泉,而随后由于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效应,劳动市场共享造成了企业集聚活动,劳动市场共享使企业节约了劳动力要素成本,搜寻成本和培训时间及搜寻时间。别的企业的专业化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为我所用,现有的专业化劳动力使企业可以专心生产,而不用担心劳动力的短缺与非专业化,从马歇尔开始,劳动力市场共享因素就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正是对专门劳动的需求与供给促进了企业在空间上的集群。这种集群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概率,也确保了厂商无论是在“好时光”还是在“坏时光”的劳动力供应。这种潜在的供需关系又加强了既有的产业集群。③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产业集聚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才使辅助性工业能够使用专业化的、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马歇尔研究集聚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群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但是马歇尔是为了研究企业组织而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在他的那个时代,企业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限于物质的投入产出,信息、创新等非物质联系几乎不存在,因此,受研究目的与所处的历史时代所限,马歇尔没能将他的协同创新的环境这一思路充分展开,挖掘集群产生的非物质因素。而且,马歇尔理论中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接连与创新。    二、韦伯集聚经济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中的原因,将这些原因归纳为特殊原因和一般原因,便利的交通促使工业集中于交通枢纽、丰富的矿藏将许多工厂吸引到它的周围,这些都属于特殊的原因。但是韦伯认为,特殊原因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影响工业集中的一般原因更为重要。韦伯认为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因为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①。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其将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称之为区位因子。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省的地点。韦伯以此解释集群成长的原因,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的好处。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位因子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因子及集聚、分散因子。所谓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而分散因子则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韦伯认为,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更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聚的愿望。韦伯在研究运输、劳动力成本的区位选择时,强调集聚经济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能够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也就是说,聚集产生的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功能的总和②。 韦伯还使用临界等运费曲线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作了定量研究。假设有P1、P2、P3 三个工业区位,每个区位上都有少量工厂,这些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益处,均希望进行迁移。那迁移到什么地方为好呢?即新的工业企业集聚地应在何处呢?图2中,P1、P2、P3 分别代表三个区位三角形中运输费用与劳动力费用的最低点。围绕P1、P2、P3构成等运费线,由集聚所节约的费用等于偏离运费与工资成本最低点的P1、P2、P3所追加的运费及工资的等值线,即为临界等运费线。假设集聚所得经济利益为3,则临界等运费线就是等值线3,在增加的工资及运费成本小于3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交叉重叠部分,即为产业集聚定向的新区位①。         韦伯把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中作为产业集聚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 “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价值。但是韦伯对集聚的研究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聚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韦伯却将其抽象掉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三、科斯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Coase R,1937)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他进一步认为,在企业外部靠市场价格机制协调控制生产,在企业内部,由于交易被取消,市场交易的复杂过程和结构将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这些都是协调生产过程的不同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科斯(Coase  R,1937)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①。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77)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这种成本表现为各种形式:(1)交易双方为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而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2)交易双方发现事先确定的交易事项有误而需要加以变更所要付出的费用;(3)交易双方由于取消交易协议而需支付的费用和机会损失。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80)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市场与企业间的转换关系②。杨小凯(XiaoKai Yang, 1991)则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用市场组织替代市场组织。后来,杨小凯(YaoKai Yang, 1995)又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③。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及杨小凯的这些观点,从交易角度看,市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在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它中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效率提高的客观要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以表现为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需要成本这一事实意味着企业要出现。但是企业规模发展是有界限的,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这个限度决定了企业的购买、生产和销售。而产业集群这种规制结构恰好弥补了企业组织规模有边界的缺陷,它的规模越大,越可以得到外部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分工协作和支持性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存在,使得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另外,集群内企业间的关联性,也降低了企业一体化的成本。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