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比较及博弈选择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经济其它相关  

      目前,理论界一般将技术创新途径分为三种: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是指通过模仿他人率先创新的创新思路与行为,吸取率先成功者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购买I进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的技术创新。而合作创新是依靠本国企业、科研院校、政府等多种力量共同完成的技术创新活动。  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包括技术开发(或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从产业创新技术源的角度看,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都是由依靠一国产业自身力量进行的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活动。所不同的是合作创新强调一国产业依靠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联合进行创新,但其仍隶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因此,笔者将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比较   从技术源的角度看,自主创新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不依赖外部的技术引进,独立在自身基础上完成,它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及能力均来自本国产业的技术突破,是本国产业内部创新主体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因此,技术突破具有内生性、率先性和主动性;而模仿创新主要是在购买或破译他国技术秘密的基础上对产品或工艺进行发展和改进,其核心技术源于本国技术创新主体之外,具有外生性、被动性和跟随性。  从创新所需条件看,自主创新具有高投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要比模仿创新高。自主创新不仅要投巨资于研究与开发,还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科研人才的培养。而模仿创新主体则通过以合理价格购买、引进核心技术,并对核心技术或率先创新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可以节约巨额的研发费用。二是自主创新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投入。自主创新的内生性与率先性要求创新主体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在全新的领域完成从技术突破到商品化的全过程,这不仅需要尖端的科研和技术人才,还需要懂得市场、管理和工程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一支实力雄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而模仿创新的关键在于学习和破译关键技术后对产品的功能与生产工艺等进行改进从而积累自身技术实力,因此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是模仿创新的人才基础。  从创新的风险看,自主创新的风险远比模仿创新高得多。一方面表现为技术研发应用过程的高风险性。自主创新的源头是科学研究,其成功率较低。而模仿创新主体可以在在众多的技术成果中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选择最成功的技术成果加以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改进,在创新过程中,他可以充分借鉴率先创新者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做到更加快速准确地定位,将研发活动集中在特定的领域,虽然较为被动,但技术风险低。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的市场风险较高。产业自主创新不仅指科学技术上的突破,还包括将创新技术扩散、产业化、投入市场的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创新主体不仅面临着创新成果被模仿甚至侵占的风险,还面临着市场开拓的风险。而模仿创新主体所进入的是率先创新已成功开辟的市场,能够享受到率先开辟新市场投入的诸多外溢效益,同时又回避了新市场沉默期的不确定性,具有风险低的优势。  从产业的发展看,自主创新较模仿创新更能培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在全新的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其创新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当某项核心技术开发成功后,带动形成新的集群,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之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使自主创新产品初期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较早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有利于锻造出成熟的产业链,形成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美国在转基因等技术上的突破,带动了相关农业、医药等生物产业的迅猛发展。而模仿创新由于技术与市场的后发性与跟随性,往往会失去抢占技术制高点与市场的先机。但由于模仿创新有低成本、低风险、有针对性等优势,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选择   从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特点和所需条件是对立和互补的,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的路径也会有所差别。本文采用博奕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奕模型,分析在不同情况下产业创新途径的选择。  (一)产业创新途径选择的博弈分析   假设在国际市场上某一产业的竞争者只有A国和B国,若采取自主创新战略,则研发成本为C,若采取模仿创新战略,则模仿一方需向自主创新方缴纳的技术转让费为D;若两者都同时获得新技术并进入市场时,A、B两国在市场上的份额分别为QA、QB;如一方率先获得新技术并首先进入市场,可额外获得△Q的市场份额,另一模仿方相应会失去△Q 的市场份额,市场中的价格为P。  1.若A、B两国产业实力相当。若A、B实力相当,意味着双方拥有相当的技术实力、资金及人才储备,则双方都进行自主创新并成功时,可平分市场,有QA=QB=Q,如一方率先获得新技术并首先进入市场,可额外获得△Q也相当,有△QA=△QB=△Q。A、B采取不同创新战略带来利润见表1的博弈矩阵。只要C-D<P△Q,即一国率先自主创新所获得的市场先发优势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自主创新的净成本时,一国只有唯一最优策略即自主创新,这意味着对于A、B两国产业来说,无论对方的选择是什么,自主创新都是自己最好的策略,此时博弈到达了一个占优策略均衡,均衡解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 2.若A、B两国产业实力悬殊。若A国在某一产业方面的实力远高于B国,反应在市场中表现为A国该产业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远大于B国的市场份额即QA>QB。若A国率先自主创新并进入市场,其可额外获得的市场份额为△QA,B国模仿后进入市场则会失去△QA的市场,若B国率先自主创新并进入市场,其可额外获得的市场份额为△QB,A国模仿则会失去△QB的市场。由于A国产业实力雄厚,当A国进行率先自主创新时,其可以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及市场实力抢占较多的市场份额,所以有△QA>△QB。A、B采取不同创新战略带来利润矩阵如表2所示。若△QA<QB +△QB,则P(QB+△QB)<C-D<P(QA+△QA),若△QA>QB +△QB时, P(QB+△QB)<P△QA<C-D<P(QA+△QA),即A国产业率先自主创新的收益大于创新的净成本,而B国产业率先自主创新的收益小于创新的净成本,此时便产生了著名的智猪博弈问题。对B来说,只有唯一的一个最优策略, 即模仿创新,而对A来说,其最优选择为自主创新,此时博弈达到了一个占优策略均衡,其均衡解为实力强的A国家的产业选择自主创新,而实力较弱的B国产业则选择模仿创新。  3.当存在技术壁垒时。若一国为了维护本产业的竞争优势,严格控制该产业的核心技术输出,这种情况下技术的溢出效应消失。此时,模仿创新的国家无法依靠模仿参与市场竞争,模仿创新带来的经济利润为0,而自主创新一方则由于技术的垄断赢得了市场的垄断,从而独享创新带来的好处,A、B采取不同创新战略带来利润矩阵如表3。从以上的博弈中可以看出,只要PQA>C,PQB>C,即A、B两国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收益大于创新的成本时,双方都只有唯一的一个最优决策即自主创新,此时的均衡解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  (二)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一个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状况、产业在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国家的技术出口政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一国的产业实力远高于其他国家,意味该产业具备自主创新的高资金、人才投入等要求,具备较强创新能力,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可以获得技术、市场上的先发优势。此外,如果一国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与其他国势均力敌,这时每国产业都有通过自主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内在需求。  从产业成长周期看,一般具有以下规律:在产业成长初期由于资金较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而且承受创新失败的风险能力不强,因此,多选择模仿创新;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在模仿和成长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自主能力和比重;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积累,研究开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一个产业发展将过渡到自主创新阶段。  从产业在国际中的激烈程度来看,若该产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则各国为保持本国的竞争优势,会加强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严格控制关键技术的外溢,人为制定技术输出壁垒,这时依靠引进核心技术而后模仿创新获得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则不可行。因此,无论产业实力强弱,各个国家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只能致力于培养本国产业的技术实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本国产业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当然,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选择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工程,除以上几点外,还必须综合产业自身技术特点、发展的机遇、技术更新的速度、国家的政策导向等方面加以考虑。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