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比较重感性、重理性。在进行课改的今天,我们更应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悟性,呼唤学生的灵性。
引导学生“感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孔子大力提倡“引而不发”。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宋代朱熹则把“默识心通”、“学不言而自得”作为基本的读书要领。叶圣陶先生则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我们应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独立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让学生在文本的世界里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学生独立感悟。
首先,加强诵读,取得真切感受。《勤读》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要途径,文言文的诵读是需要方法的。教师范读,有声有色,流畅自如,学生受到了感染,激发了诵读的兴趣。教师领读,学生实在地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味。学生试读,展示读,分组读,就在这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教师无需过多言语上渲染文言文的魅力,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及文意。
其次,自主学习,激活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感悟”,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之上,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没有连篇赘述,没有把课文中的每个字、每句话的解释灌输给学生,而是推荐了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去读通读懂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自读自疑”,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自己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了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实现了思维锻炼,形成了自我阅读的能力,享受到了阅读成功的快乐。
当然,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感悟不会相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感悟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