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写“蚕、桑”两个生字。


2.通过读、吟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音画导航,触摸意象蕴含美


1.欣赏图片,解诗题。


老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到乡村游玩一番吧。配乐播放江南乡村的风景图片,解说:这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在诗人的眼里更是别有韵味。


老师: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有着不一样的内容,你们都看到、听到些什么?


(板书:乡村四月)


2.交流资料,知诗人。


老师:800多年前南宋时期浙江有一位诗人用诗把乡村四月的景色描绘了下来。他就是——(板书翁卷)


出示诗人简介:


翁卷 字灵舒,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四人合称 “永嘉四灵”。(学生浏览)


二.读吟想交替,揣摩意韵感悟美


读一读: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老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板书:读)


2.检查字音,相机纠正。


3.学习生字:蚕、桑;了解多音字“了”;


4.再读古诗,初知大意。


5.初步触摸古诗意韵。


老师:读完了这首诗,你对乡村四月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板书:景美、人勤)


吟一吟:


1.生吟古诗。


老师:那你们谁能把乡村四月的景美人勤读出来呢?试试吧。


学生:自主读。


2.师范吟古诗。(板书:吟)


3.学习平仄规律。


老师:吟诗要遵照平仄规律来吟,我们普通话有四种声调,一般来说,第一声、第二声为一类叫平声,用一横表示,遇到平声,尽量把这个字的声音延长。第三声、第四声为一类叫仄声,用一竖表示,仄声要读得短促。(板书:平仄 长短)


4.学生想象吟诵。


想一想:


老师: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会出现画面。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畅谈感受,“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不,有嫩绿的、有深绿的、有淡绿的……)


2、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屋前屋后、小溪边……)


3、ppt出示:看,嫩绿是叶芽、青绿的蔬菜、绿油油的禾苗、墨绿的小草,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都是绿色的世界,甚至连水都被染绿了。


4、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绿”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5、满眼的绿色让人感到单调,四月的乡村让你感到乏味吗?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美?(白满川)[]


6、ppt出示:要是觉得只有绿色会显得单调的话,那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就不会让你们失望了。


7、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美?“子规声里雨如烟”


8、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杜鹃鸟的叫声” “春雨沙沙的声音”


9、雨大吗?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那是怎样的雨?(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


10、谁愿意听着动听鸟叫,看着那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再读读这两句诗。


11、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12、小结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要说前面写的是景,那这两句写的是什么?这里的景美,人怎样?(忙 美)


2、你从哪里读出农民忙?


3、用你的朗读,把农民的繁忙读出来。


4、读到这,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农民可真辛苦,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5、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一种美,那就是农民身上那朴实的美,勤劳的美!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敬佩之情读读这两句。


6、吟诵全诗。


老师:这,就是乡村四月——(吟整首诗)


三.阅读积累,生成意趣升华美


1.自主乃小端氖碧镌霸有恕


老师:乡村,忙碌的何止四月?请看(出示《四时田园杂兴》)自己吟一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用“才了——又”的句式说说乡亲们在忙什么。


2.拓展语言训练。


老师:除了这些农活,你还能想象出乡亲们在忙什么吗?同位用“才了——,又——……”的句式说一说?


3.自主吟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老师:在忙忙碌碌中,五月过去了,六月、七月过去了。八月,入秋了,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啊!


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示辛弃疾《西江月》)


老师:你仿佛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听到什么?


老师:是啊!要不是“乡村四月闲人少” 哪有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要不是“才了蚕桑又插田” 哪有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引读古诗。


农人的辛勤劳创造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如画的美景正是因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走出文本,资源整合迁移美


老师:乡村四月,美丽的农家风光令人陶醉,勤劳的农家人更令人感动。让我们回顾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 村居》。希望同学们随着诗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贴近农人脉搏,感受田园诗情。


学生:自由读背。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 白满


景美


子规 烟雨


闲人 少


人勤


才了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