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案例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思路』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故事,描写了曹操在十万大军面临没有水喝,在危急情况下,用望梅止渴的办法带领大家脱离了险境的事。整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了有趣的阅读体验,并让学生懂得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道理。


故事中的角色——曹操,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三国时期的人物,因此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愿读、肯说、会想、敢问,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自主识字和趣味朗读为主,并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本课10个生字,并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质疑、解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体会识字的乐趣。


『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 你们吃过梅子吗?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尝一尝梅子的味道。 (一生尝)


能告诉大家梅子的味道怎么样?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


生:太酸了,我牙齿都要掉下来了。


师:听了他说的话,你们嘴巴里有什么感觉?


生:我的嘴巴里口水流出来了。


师:那口渴的时候,想到梅子的酸味,嘴里会有什么感觉?


生:想到梅子的酸味,嘴里就湿润起来,不觉得口渴了。


师:你们知道哪个成语说了这个意思?


生:望梅止渴。


出示课题:望梅止渴 齐读 学习生字“止”——书空


师: 《望梅止渴》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谁让大家望梅止渴?


生2:为什么要望梅止渴?


生3:怎样望梅止渴?


生4:结果怎样?


师归纳后出示:谁让大家望梅止渴?为什么要望梅止渴?怎样望梅止渴?结果怎样?


师:听课文录音,思考:谁让大家望梅止渴?为什么要望梅止渴?


(生听)


<片断二>


师: 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读课文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故事的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节。


(1)齐读第3节。


(2)学习生字:酸——书空右边部分 “精” ——与“请、请”区别。


(3)师生配合引读


师:你们和老师配合得真默契,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根据第三节完成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


1、因为将士们一听,马上想到( ),嘴里( ),所以( )。


(生答)


2、因为( ),所以( )。[]


(生答)


3、原先将士们( ),现在不觉得那么渴了。


4、原先将士们( ),现在大踏步向前走去。


5、原先将士们( ),现在一个个打起精神。


6、原先将士们( ),现在( )。


<片断三>


师:你喜欢故事中的曹操吗?为什么?


生:因为曹操很会动脑筋,他用望梅止渴的方法,拯救了大军走出了荒原。


师:是啊,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带领大军脱离了险境。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在课后阅读一下儿童版的《三国演义》。


『教学反思』


1、《望梅止渴》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遥远,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积极


思维并非易事。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我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理解课题的意思


。课题的导入,让学生亲自尝尝梅子的味道,说说感受,然后说说口渴时想到梅子酸味后的


反应,最后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读通课文,正确识记生字,还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在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合理的问题,然后以此为线索展开课文的学习。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质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学习提问,敢于提问。在学生预习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未读懂,并对学生所提问题及时予以鼓励,以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3、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望梅止渴”的巧妙,同时积累了所学的词语。填空部分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学生的表达很容易受语言表达规则制约,常常会缺少灵活性,因此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将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纳杓屏似断二中的说话练习。做此练习时,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并反复读题,逐步打破平时的定势,最后才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


4、激发阅读兴趣。“为学之道在于后激而薄发。”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应是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如果把这更有价值的事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比教师提出更重要。

→ 点击查看“朱慧”的其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