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企业研究  

      (三) 从城乡结构分析看,安徽的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工业化早期特征
  1996年l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甚至低收入国家也在32%。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安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2001年,我省城镇人口占比为29.3%,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7.7%,充分显示出我省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一般水平,我省城市化水平仅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而可以判断为,现阶段我省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向工业化发展加速增长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 6%上升到2005年的35 % ,年均提高0. 82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低于1-2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安徽相对较慢,5年中安徽城镇化率累计上升4.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二、结论
  
  从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为安徽省是农业人口大省,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此应该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来实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倾斜,推进发展快的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人流、物流的流动与重新分布,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大中城市附近(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和蚌埠圈)形成城镇群。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俞 葵,徐建平.安徽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安徽科技,2006(1)
  2.赵国鸿. 十一五”产业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专栏:聚焦“十一五”规划.2006(1)
  3.余华银.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J] 经济纵横.2005(12)
  4.刘梅康. 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认识[J]经济人学报,2006(2)
  5.祖 明. 对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3)
  6.洪银兴. 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机衔接[J] 西北大学学报200(1)
  7.方 毅.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J]经济师.2006(2)
  8.姜作培. 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06(2)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