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评价中探索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 教学评价   探索   有效方法
  论文摘要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分为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即课内外评估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中可以发现问题获取信息探索出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方法。  《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的有效达成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课程观念。但一些教师误解并歪曲了评价功能,以为就是片面的知识考试,依然存在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现象,一味地关注知识目标达成。           浙教版《初中科学(7-9年级)》是一门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的综合学科。本文是针对生命科学领域中对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从中探索出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方法,有益于《初中科学(7-9年级)》教学。(调查对象是七上4个班167人、八上5个班205人、九上6个班222人)   一、教学中创设能主动建构的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以下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不难发现学得模糊、呆板。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去引导、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读图、处理信息等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落实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物、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评价1、(八上)生物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我们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它会下垂,这个过程____属于反射活动(填是或不是)52人答错,错误率25.4%  评价2、(七年级上册)对下列问题分别写出一个名称或例子:1-1将鸽子和狗归为一类,将鱼、青蛙归为一类,分类根据的特征是_____ 74人答错,错误率44.3%,学生混淆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导致错答“陆生和水生”52人。1-2主要食茎的植物__   89人答错,错误率53.3%,学生对茎的概念模糊,导致错答“萝卜”24人,“白菜、韭菜、葱”13人。为此可以发现学生欠缺关注身边的生物及质疑精神。  评价3、(九上)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3-1图中流经4到B(左心房)流的是什么血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3-2上题判断理由是____128人答错,错误率57.7%,错填“含氧量多、血液鲜红、二氧化碳减少”43人、“血液流入心脏、心房”23人。3-3一同学肌肉注射某药物,作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药物(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66人答错,错误率29.7%。以上评价说明学生对血液循环的路径比较模糊同时缺乏读图能力。评价4、(九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169人答错、错误率76.1%①人体内的盐分大部分由肾脏滤过而排出体外②由于淀粉有遇到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③我们的呼吸作用可以在细胞内进行的。④生物体可以时时刻刻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贮存能量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③④情境创设1、“活动:学生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会作出反应”启发提出问题“刺激作出反应是反射吗?”“植物会反射吗?”然后以反射的概念及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等已有经验去解决情境创设2. “按特征给动植物怎么分类” 启发学生谈谈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如 “是否夜行?是否飞行?是否开花?是否可以食用?”等肤浅的特征进行分类。教师深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食用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形态特征怎么分类?以生活习性(如青蛙)怎么分类?” 情境创设3、“以视频和图表结合探究人体血液是如何循环的?”  启发提出问题:“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情况是怎样的?” “药物进去是怎样循环的”“在哪个循环中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是怎样变化的”又如评价4中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教学也许降低错误率。  课堂中让每个学生完全沉浸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中,学生思维在碰撞、在发散,兴趣在提高。一方面围绕情境主动提出问题而急切想得到答案的欲望;一方面解决了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个性允许学生在提出、解决问题时出错,实践证明往往在错误中得到的更是终身难忘。从中培养学会竞争、学会以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展示自我并把学习成果书面表达  以下的评价中不难发现学生学得被动、虚假。教学中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少些。开发学生的手、口、脑等器官,让学生积极体验、主动地建构并且要表达出来,尤其是把学习成果写出来,画出来,使情绪体验升华为情感教育。  评价5、(八上)一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不小心从3米多高处掉下,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受伤。据此你认为受损的可能是哪一结构? ___(填反射弧中的神经结构)61人答错,错误率29.8%。出现神经结构与器官的混淆,引起错答“大脑、小脑、脑干、视网膜”32人。   评价6、(七上)植物细胞的结构比动物细胞多了叶绿体、细胞壁、液泡。请画出你在显微镜下看到动物细胞的形状及结构_____ 66人答错,错误率39.5%。其中只画图的26人、画图不规范的11人。以上评价说明学生缺乏亲身体验  评价7、(七上)平常制作临时装片时,欲使玻片标本不产生气泡,应该怎样操作___ 143人答错,错误率85.6 %。其中错答“用镊子拿起放下的33人、玻璃盖轻轻慢慢小心放下71人”。  评价8、(九上)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结论如表格。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PH值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12ml淀粉糊,2ml蒸馏水37℃7变蓝色22ml淀粉糊,2ml唾液37℃7不变色32ml淀粉糊,2ml唾液45℃7变蓝色42ml淀粉糊,2ml唾液37℃1.8变蓝色 
8-1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 83人答错,错误率37.4%   其中有55人错答 “淀粉(糊)被唾液分解或被酶消化”、“碘使淀粉酶消化”“唾液被淀粉分解”。尤其是写不出“唾液淀粉酶”这名称占21人。  8-2在试管2操作中为了要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请指出改进实验的方法____144人答错,错误率64.9%  其中错答如“升高温度 (水浴)45人”“搞不清淀粉糊及唾液量哪个应增加哪个应减少”有36人。以上后三题缺乏及时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规范书写出来的技能培养。  评价9、(七上)观察细胞调焦时____(填左或右)眼盯住物镜。112人答错,错误率67.1%  教学中要放足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如“设计同学间互相拍打引起缩手反射,体验反射活动的过程并体会‘反射弧结构’及‘器官’的概念差别”。“在教学观察细胞结构时让学生画出细胞图与结构” 。从中体验发现、建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契机,或许可以降低评价9的错误率。放足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建构出结论并由学生说出来、写出来。要给学困生体验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不能让优生包办,杜绝教学成了优生演戏、学困生看戏的局面。即使有各种不成熟的表述,也要写出来,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发动小组内及小组间进行讨论比较,教师引导把正确结论定下来,杜绝教师直接给答案。这样可以增加对学习成果的印象达到真才实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乐学、爱学的情感、并体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  正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智者见智,上述两方面仅起借鉴作用。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还可以参与各类观摩课、示范课、听课、评课等活动的评价;各届、各市的中考评价,从中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促使自己不断地发展与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2002.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陆建身.2002.生物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