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渍》教案之一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