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
老师:刘老师和自己班上小朋友每学一个单元的时候,都要先读一读导读,看看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什 么。打开书,116页,你们也读一读。看看这组课文告诉我们什 么。(生自由读单元导读)
爱是什 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么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上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导读,了解了这组课文都是围绕什 么写的吗?
学生:爱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组第一篇课文——《掌声》。伸出手,和老师们一起写课题。
请大家注意“掌”和“声”字的写法。
齐读课题。
老师: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们之间的故事,故事很小,老师先给大家读读这个故事,同学们听听这个故事,同时标出节的序号。
【播放音乐】师伴乐读课文。
老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请大家放声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
老师:你看看,你们都有办法。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呢?
学生:可以问同学,查字典……
老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评点:由课题的书写到整体感知,平实,踏实,在教师的示范中适当渗透方法:对“掌”字的指导细致到位,对朗 读的指导则明确要求,同时提示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范读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适合的,教学现场中刘佳琦老师的范读堪称完美,教师读得投入,学生听得专注,我认为这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本课温馨、感人的基调。】
生齐读,师个别提示:自己读自己的。生仍齐读。
老师:同学们,打断一下,自己读自己的,你才知道,你的字音是不是读准了,句子是不是读得来。可以吗?好了,继续吧。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等一生最后读完)我特别欣赏这个小男孩,别人都读完了……坚持把书读完,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特别值得大家学习,你真棒!刚才大家读书都特别认真,你们知道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啊?一起说吧。
学生:英子
老师: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患上了——
学生:小儿麻痹症。
【屏幕出 示】 小儿麻痹症
老师:刘老师所在的学校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必须要别人的搀扶才能行走。文中的小英子也是因为得了这种病,所以腿脚——
学生:落下了残疾
【屏幕出 示】 落下残疾
生齐:落下残疾
老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个词吗?
学生:落下残疾
老师:注意“落”字,后面可以读轻声。来大家跟我读一下,落下残疾。
学生朗读。
老师:这里的“落”(lao),还能读什 么音呢?[]
学生:落(luo)
老师:能组个词吗?
学生:落下.
老师:冬天来了,树上的——
学生:落叶落下来了。
老师:好,“落叶”又出了一个新词。还读什 么音?(稍等)“我和这个小女孩一起跑步,她的速度特别快,我一会儿就被——”
学生:(齐)落(la)在了后面。
老师:明白吗,luo lao la,一共三个读音,但在这里面读什 么?
学生:lao
老师:真好,再读一遍这个词
学生:落下残疾
老师:离开拼音了,谁敢领读啊?你试试。
看屏幕,一生领读:……
老师:真出色。回到句子里了,谁敢试一试?
学生: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老师:谁听出来了?
学生:她把不愿读成了不愿意。
学生:她把姿势读成了姿(zhi)势。
老师:好,接受大家的建议吗?全班跟我读。你愿意再读一次吗?
学生:愿意
生再读。
老师:多好啊,学习就是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全班齐读。
【屏幕出 示】
骤然间 热烈 持久
老师:(指前排一名学生)好,从你开始,每人读一个。
学生朗读生词。
老师:又回到句子里,再请一个学学生朗读。
【屏幕出 示】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学生朗读。
老师:这个句子中,哪一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学生:“一个人似的。”“英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老师:大家同意吗?在这里它应该读翘舌音。跟老师读一遍,大家一起来>。
齐读:似的。
老师:你给大家读一遍这个句子。
学生朗读。(在同学提醒之下,生自己纠正了读音 。)
老师:非常好!我们一起读一遍。
齐读。
【评点: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读音、用法,落实了朗 读指导。教师选取的字、词、句可谓独具匠心:对“落”的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领悟,变得容易记忆与区分;对重点词汇与句子的出 示,则选取了说 明“英子残疾”“掌声鼓励”“英子变化”的三个标志性句子,在不露声色的朗 读指导中,初步帮助学生理出了故事脉络。这个环节十分必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生硬提拉与代替,而是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位置,设立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向上攀援。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老师:从中你知道,以前的英子是什 么样的?
学生:走路一摇一晃的。(这不是老师要的答 案。)[]
老师:噢,对呀,以前的英子什 么样的?
学生:忧郁的
老师:你看看,多会抓词啊!(抓到了老师要的词,可不是“会抓词”吗?)
【板书:忧郁】
老师:课文有一个节,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快打开书找找,看谁先找到,是哪一个节?
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师手持话筒站在其身旁,订正“因为”的读音。)
老师:从哪一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你说。
学生:“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老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 么意 思?轻声读或默读是怎么读?
学生:不出声音地读。
老师:那默默的呢?是什 么意 思?
学生:不动声色的。
老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一些词让你们有感受?你说孩子。
学生: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我从这里感觉到了英子的忧郁。
老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
师学生: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老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
师学生:来到了教室。
老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
学生:最后一个离开
老师:是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什 么呢?
学生:她得过小儿麻痹症。
老师:还有吗?
学生:腿脚落下了残疾(“落”字念错,自己又纠正了)
老师:自己能纠正真好!
老师:还有谁想说?
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老师:是啊,身体的残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 明她的心里还非常的自——
学生:(齐)卑。
老师:是的。(转身板书:自卑)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也应该把它——(见生无反应)记下来。快动动笔。
(学生打开文具盒,拿笔在书上写起来。)
老师:我们同学做事的速度真快,有的同学已经写完了。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个节,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部分学生还在写,师又补充道)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收起笔),读。
老师: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请学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姿势”的“姿”仍读成卷舌音,师教读3遍后终于纠正。师赞:“真好!”)
老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子。轻轻地读,“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读!
全班齐读。(师同读。)
【评点:感受英子的忧郁与自卑。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英子的生活,从而理 解她忧郁、自卑的原因。对于身体正常的孩子来说,只有理 解了残疾孩子的精神品质世界,才能最终理 解这个故事。这不仅是培养同情,这更是培养善良的开端。语文课,不仅要有语言文字训练,更要有精神品质的培育与涵养。本环节旨在“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所采取的方法是引导抓关键词句体会,设身处地地想象。请学生学生朗 读句子时,教者耐心地订正字音,以解决“读正确”的问题,使人联想到崔峦老师曾说的“读正确,谈何容易!”同时,教者还努力启发学学生朗读出感 情,体现出“朗 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整体看,教者似害怕时间不够,有些赶。】[]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老师: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 么变化呢?快再读书,看谁先找到?
学生:是第四自然段。
老师:读读吧。
学生朗读。(仍读错“似”、“忧”两字,师一一纠正。)
老师:原来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
老师:小英子还叫同学教她跳舞,说 明他对自己充满了——
学生:信心
老师:好,让我们把体会记下来。
【师板书】
开朗 自信
老师:(板书完,走下讲台)好,你们已经写完了,真好!
老师:看到这种变化,你高兴不高兴?端好书,我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朗 读中。
学生朗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评点:感受英子的自信与开朗。与感受忧郁与自卑一样,还是抓住关键词句去引导学生想象英子的表 现,从外部的表 现再深入人物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暂时跳过了文本中表 现“掌声”的段落,对教材的重组意在达成这样的效果——英子的前后变化构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与矛盾:究竟是什 么使得那么忧郁、自卑的英子变得如此自信与开朗?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 么?这股强大的力量究竟是什 么?学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
(二)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老师:是啊,是什 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同学们的掌声。
老师:现在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试试。
学生:以前英子非常忧郁和自卑,可是经过这次故事会后,变得开朗和自信了。
老师:是因为她得到了------
学生:同学们的掌声。
老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孩子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评点:感受了英子的变化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几乎是水到渠成。这个环节启示我们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样板书,板书究竟能起到什 么作用。】
三、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 解英子为什 么犹豫。
老师:那课文哪几个节,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学生:二三节。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二三节,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
学生:(师弯腰巡视,个别指导,说:划句子要划完整。轻声读或默读、勾画1分15秒。)
老师:好了孩子们,我们先划到这儿(说 明很多孩子并没划完),小朋友来读一下你画的句子。
学生:(读)“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还有谁划了这个句子?(指一生)[]
请你再读一遍。(该学生朗读,但不是这句。)
老师:刚才说谁还划这个句子,跟她一样的?不着急,你请坐。
另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刚才没有注意到这个句子的同学,现在马上把它划下来。
生划句子。
老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
学生:低了下去
老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学生:很忧郁
学生:自卑
老师: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说一下。
【投影这个句子:轮到……立刻把头( )低了下去。】
学生:“轮到英子的时候,……立刻自卑地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
学生:紧张
老师:好,送到句子里
学生:“轮到英子的时候,……立刻紧张地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
学生:(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还划了哪一个句子?
学生:(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老师:没有划的同学,也把这句话划下来。
齐读。
老师:谁能告诉老师,英子为什 么犹豫呢?
学生:(迟疑)
老师:她现在也在犹豫。
学生:因为她怕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师再次订正“姿”音。)
学生:因为英子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走路的姿势。
学生:因为她的左脚落下残疾。
老师: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 读表 现出来,用自己的朗 读试一试。
生试读。
生自由练读。
老师:谁愿意来试试?
学生朗读。
老师:声音很好听,要是慢一点就更好了。
另一生再读。
老师:小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谁愿意再来读?
学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老师:师示范着引读。
老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
(指导朗 读方法得当,本环节的教学是很到位的。)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老师: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很好地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老师:假如小英子就坐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 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说?
学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老师:英子此时就需要你这样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你。
学生: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
老师:你们的支持是对英子最好的鼓励。还想说什 么?
学生:英子你不要害怕,我和同学们会鼓励你的。
学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上去吧。
老师: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学生: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老师: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学生: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
老师: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
学生:热烈而持久。
老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齐——
学生:(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老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
学生:鼓励。
老师:好,我们一起写感受。(教师板书:鼓励)
老师: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
学生:热烈的掌声。
老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 么?
学生:你真勇敢。
老师:谢谢你。从来没有人这样夸奖我。还想对我说什 么?
学生:英子,你以后不要忧郁了,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玩吧!
老师:你愿意成为我的伙伴。是吗?还想对我说什 么?
学生:英子,你真棒
老师:这是你对我的夸奖,这使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也有自己的优点啊!还想对我说什 么呢?
学生:联欢会上我会教你跳舞的。
老师:那我一定去找你。我一定会把舞跳好,让你们觉得我是新的小英子。这一次,同学们除用掌声送去鼓励之外,还送去了对小英子的赞赏。(板书:赞赏)就像同学们说的,小英子只是身体有残疾,其他方面和我们同学是一样的,甚至更出色。比如,她的故事讲得就——
学生:很好。
老师:你们的掌声也使英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她向大家——
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老师:此时小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 么不同?
学生:上台前的一摇一晃,是感到自卑而紧张的,下去的一摇一晃是感到自信。
老师:说得真好!还有谁说?
学生:英子先头是不自信,后来的一摇一晃是脸上带满了微笑。
老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是什 么啊?
学生:是同学们对她的一片赞赏。
学生:同学们对她的一片鼓励。
老师:还有呢?
学生:同学们对她的夸奖。
学生:同学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
老师: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那就是——
学生:爱。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老师: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
老师: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指投影),读!
学生:(齐)“我永远不会……微笑着面对生活。”
【评点:表达对英子的鼓励与赞赏。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了解了英子的内心世界,意识到作为一个残疾孩子的她此时真正需要的是什 么——来自同学的理 解和真诚的鼓励与赞赏。于是在这个环节中,英子来到了孩子们中间。当英子作为自己的同学来到现场——第一次出现是假设英子就在现场,第二次出现是教师临时的角色扮演,孩子们就把满腔的热情无私地献给了她。无疑,这样的设计不仅给了孩子表达善意的机会,而且使得善意的表达更真挚,也更能令人接受。】[]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变化
老师:课文里的同学用掌声送去了关爱。生活当中你们还打算用什 么方式为同学们送去关爱呢?
学生:用打电话的方式给同学送去关爱。
学生:用鼓励。
学生:用上网聊天的方式给她送去关爱。
老师:当别人忧愁的时候,我们给他唱一首歌;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为他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当别人受灾的时候,我们伸手帮一帮,捐一份钱,做一点事。每一个****,每一句话语,都是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深深的爱。所以我想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导读”当中所说的那句话:(师指投影,生齐读)“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也是编辑叔叔阿姨在编这一个单元课文的时候的用心,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它,回家在导读当中把这句话画下来。记住了吗?
学生:记住了。
老师: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点:回到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也是此文本试图表 现的核心价值——献出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