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说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24课《乌鸦喝水》(板书),
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故事。课文语言简洁、充满童趣,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朗读、语言感受能力的好材料。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文本内容是喜欢的,但要在语言文字中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懂得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有一
定困难。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
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目标3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
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它们投入课文的情境中。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引领学生带着问
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渴 终 瓶”进行正音,重点指导读好“乌鸦看见旁边
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这个长句子。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美读课文,使学生
通过选择性朗读,再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我将预留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渴 看 办 终”个字,尤其是“看”,学
生不易写好,因此,我指导学生先看书上的笔顺表,再通过老师的范写、学生的描仿,正确规范地书写。最后,让学生当堂练字,教师巡视
指导。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将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字词;精读感悟,悟中生情;识写生字,探究入微;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巩固生字: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口渴 到处 怎么办”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再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知,然后我
将结合学生回答,通过生动的导入语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生情
1、 课文共有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口渴”,引导学生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乌鸦口课时的感受。接着,抓住“到处”,引导学生理解乌鸦是怎样找水的。在学生对“到处”一词理解不到位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及借助媒体展示的画面,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的
找水的?会说些什么呢?通过理解到处一词来体会乌鸦焦急的心情。第二句,抓住“看见”引导学生想象乌鸦找到水后的惊喜心情,抓住“
可是,怎么办?”,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它遇到了什么困难,会怎么想?体会乌鸦由发现水时的惊喜到喝不着水的着急。在此基础上,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感受乌鸦心情的变化。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抓住“终于”一词,引导学生想象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体会它想了很长时间,动了不少脑筋,。感受它想出办法后的兴奋。抓住“叼 放”结合插图,想象乌鸦叼小石子的情景,了解它想出了什
么办法,用换词法理解“渐渐”的意思。想象乌鸦看到水升起来后心情。在学生初步感知后,出示实物,给学生演示这个实验,加深学生的感
受。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感知乌鸦的聪明,善于观察,会想办法。
课的最后,我将创设“你来帮帮这只小乌鸦”的情境,引导孩子也来想想另外的办法,让乌鸦能喝到水。通过活动,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
思考什么样的办法是有用的,可行的,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象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三、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我将预留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于 法 起 渐”4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尤其是起,
是走之旁,第七笔捺要长一些。最后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描仿、正确、端正、匀称地书写,教师则在桌间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
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1、想一想,还有哪些好办法,动手做一做,把这个好办法告诉你的同学。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些个性作业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真正做
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到处找水 喝不着水 喝到水
动脑筋 想办法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