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现象”和“实验演示”的较量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学科教育  

      【摘要】 物理教学通过生活总结物理知识和通过实验演示总结物理知识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但今天的教学中有两者不平衡的趋向,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生活现象 实验演示 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是物理的入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能用知识解释自然中的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但是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能全面的把握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针对这样的状况,物理教学中催生出了两种物理教学方法:利用生活现象解释物理规律、利用物理实验证实物理规律。这两种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同等重要,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和掌握规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非常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随手打开一些物理新教材,各种物理实验的内容就会映入眼帘,实验演示、利用实验探究成为了人们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进行物理课教学时,喜欢以实验来开始教学,认为物理实验就是物理探究,没有实验,探究就不会落实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探究非一定实验不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同样可以探究,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正视探究,理解探究的本质,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相融合,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我们也应重视利用生活现象搞好物理教学。
  
  一、不和谐的“音符”
  
  有一本教材,在物质的三态这一节,开篇开始有一个活动:加热冰,观察冰熔化过程中的变化,将水的不同状态下形状、体积填在表格中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设计,按照逻辑上来判断的话,无可厚非,也可以说符合探究的基本过程,但真的这样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无趣,教学的时间会延迟,教学的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实验得出水不同状态的形状和体积的结论对于水的三态的理解认识有多少作用,值得商榷。这个实验探究有必要吗?我们认为完全可以省略。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从小就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完全可以从生活出发,日常喝的水是液态的、冰川是固态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引出物质三态的知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提出探究的问题:水的三态有何特点,形状和体积有何特点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其它物质的三态。这难道不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探究方法吗?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到学生学习联系实际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时间很快。这样讲解,即可缩短教学时间,同样可以保证教学效果。
  冰的熔化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但是单纯的物理演示实验是科学探究吗?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实验来证实吗?我觉得值得商榷。因为有的知识完全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的。
  苏科版初二物理光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手电筒或激光笔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光屏接受到光斑,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这个实验能够从光斑位置的变化上证实光的反射定律,但是实验的效果不佳。手电筒或者激光器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平面镜上的光路及反射的光路不能被学生直接观测到;再用一个光屏去接受光斑,学生不能单独完成实验;接受到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时难度较大。实验费时较长,不易控制。这个实验是否完全需要?我看不是。因为这样的知识,完全可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以解释。如用手电筒照射水面时看到的现象,通过动画可以直接观测到。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这样来描述科学探究:不同性质的问题提示我们进行不同的科学探究。有些探究要对物体、生命体和事件进行观察和描述,有些涉及到标本的收集,有些要做实验,有些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有些涉及到模型的制作。由此可见:科学的探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收集到具体的实验数据,数据的结果只是给我们解释问题提供了证据。
   初中的学生有了对事物和规律的理解力,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教学要尊重这一事实。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过程,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思考推理,归纳出结论从而获得概念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探究。实验演示的方法当然不可或缺,但两者正确的结合才会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不平衡的教学
  
  液化这一节,某教材从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开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烧瓶,通过一个金属盘观察水滴的出现。总结出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从而解释雨的形成。这样一个实验有必要做吗?实验效果如何?
  一般,进行该节教学在秋初,温度不高,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就可以看见瓶口处的“白汽”,液化现象已经形成,再用金属[制造雨不能说明雨的形成。该实验效果不好。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很多,完全可列举一些现象加以说明。如:冰棒外的包装纸外有小水珠,走进空调房间眼镜会模糊等。再有这些现象解释雨的形成,效果更为直接。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其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解释和说明问题。实验设计的思想是正确的,但这个知识是否有建立模型的必要笔者不知是否考虑过?因为该实验完全可以进行间接解释,没有必要直接采用实验去验证。
  物理的演示实验,大多是构建物理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物理数据,通过精确的分析综合的办法得到结论。这是探究的一种方式,它适合在一些定量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平时的物理概念性教学大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现象,得到一些初步的物理知识,所以利用生活中现象来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上述内容说明,目前实验演示的教学有些已在认识上超过了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并且利用新兴的探究实验理论造成了实验重要的假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物理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现象隐含物理知识,需要多种手段来研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和通过实验研究物理现象,获取知识,两者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78.
  [2]林烈耀.物理实验[J].液化防热演示实验的改进.东北师范大学,2000.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