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学科教育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生物教学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实验也主要是验证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开展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创新。课堂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关键环节。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生物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模式。下面,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思路。
l生物课堂创新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模式中。我们看到,A、B、C、D、E五个基本环节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其中,A、B、C、D是主要过程,E是前者的深化。在生物教学中,只要坚持A、BC、D、E五个基本环节的有机统一,且符合教学实验,便能较好地体现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相反,纯粹的+A A就是经验式,纯粹的B—B—B就是问题式,纯粹的D—D—D就是训练式。因此,在具体实验时,教师必须科学把握、炅活应用。
2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探索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创新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发现一探究一实验一评价一迁移
2.1发现
发现是指发现研究课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存在着两极,即基础极和问题极。问题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诱发性和再生性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精心准备的、具有矛盾和冲突的观察对象,通过灵活的提问将他们由观察对象引向问题情境。同时,还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他们的创新火花才会进发。如讲授《鱼》这一课,在介绍鱼鳍的功能时,教师首先应让学生观察四个鱼缸中的鲫鱼(内分别装有正常的鲫鱼、剪去胸鳍、腹鳍的鲫鱼、剪去尾鳍的鲫鱼、剪去背鳍、臀鳍的鲫鱼),然后提问:“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学生会理所当然地回答:“鱼鳍。”接着,再问:“请仔细观察这四条游动的鲫鱼,它们的游泳姿势和速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这必定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每个人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到底鱼的胸鳍、腹鳍、尾鳍、背鳍、臀鳍起什么作用呢?
2.2探究
探究即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求答的过程。其形式包括:个体研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求“教学相长”。教师的点拨要讲究艺术,最好“犹抱琵琶半遮面”,既启发,又有所保留,以防止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测、想象等方式,让其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在讲授《环境因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一节,教师可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发问:“众所周知,运动会对动物的心率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因素会对水蚤心率产生影响呢?”这问题是在抛砖引玉,启发学生广泛思考、充分想象。受此启发,同学们必定会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终无疑会列举出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影响因素:如含PPA的药品、可乐、茶水、阿斯匹林、酒精、咖啡、噪音、污水、光照、烟的浸出液、酸碱度、味精等。这样,课堂气氛会立即活跃起来。 3实验
实验即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验证的过程。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如何设计并完成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在指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时,教师应强词如下注意事项:
(1)所做的实验具有科学性;
(2)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具有可实施性:
(3)数据的测量与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具有严谨性;
(4)认真操作,细致观察,努力减少实验误差。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应引导学生按如下设计进行具体操作,同时鼓励他们有所创新。
4评价
评价即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评判。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接受、传递、反馈、评价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渴求新知的动力。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等。评价的内容涉及实验结果和整个实验过程。评价的原则包括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如在讲《叶片的结构》一节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利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以及从前学习过的五种(分生、保护、营养、输导机械)组织,自行设计叶片的内部结构。同学们的假设虽然五花,,kfl,但教师对这些“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通过学生亲手做徒手切片和观察叶的横切结构,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操作规贰⒐鄄熳邢傅耐学给予表扬。这样,对其他同学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实验结束后,要让每个学生都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正确的同学固然会得到赞许,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也决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和鼓励:“你再试一试好吗?只要认真观察,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受到不同程度地鼓舞,有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自我评价的信心。
5迁移
迁移是指使学生已知信息或知识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层次。前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如何“活学”,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如何“活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逻辑、逻辑思维、变式思维等多种思维,以便使其知识能自由迁移,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环境因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一课中,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香烟、可乐、酒精、咖啡等能使心率加快,阿斯匹林、心得安使心率减慢。同时,噪音、污水也会对心率有影响。这时,教师不应只局限于就什么讲什么,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自由迁移到日常生活问题上,使他们认识到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必须要少喝饮料、不吸烟、不酗酒、遵医服药,同时要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一旦知识实现了自由迁移,便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多地去发现、探究、验证、评价问题。可见以上五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