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唯一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
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 ),所以人们要装天窗。天窗就是( )。
2.交流
3.齐读
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唯一的一点亮光。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
二、默读4----7节
1.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
2.交流:
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
3.出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读一读,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5.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6.交流: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
示:透过小小的玻璃——闪电一瞥。
引读,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到( ),你会看见( )。
讨论: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
再读,感受当时的情景。
小结: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板:雨脚跳雷电闪)
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想象到什么呢?女生读。(板:风雨雷电显威力)
(录音:雷雨)这是雷雨时的现场录音,你听了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发言)
7.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孩子们怎样从这里得到乐趣呢?(板:想象)
四、引读4—7节
1.通过想象,孩子们从“无”中看到了“有”,从“虚”中看到了“实”。
2.夜晚,孩子们被逼着睡觉的时候,天窗怎样给他们带来情趣的?请四人小组学习第七节。
学习提示:1.读一读第七节,感受文中所描描绘的情景。
2.想一想,通过天窗,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如果是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象到什么呢?
交流。
板书:一小片天空 辽阔奇幻的夜空
3.朗读第7节。
小结:从天窗中的一颗星,一朵云、一个黑影,小孩子可以想到山、马、巨人、鸟等等。(板:奇幻辽阔的天空)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正如文中的这句话所说。
读最后两节,思考: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