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着重从教育规模扩张、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学生的不良就业心态三方面采取对策,强化并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日益强烈。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78年到2005年间经历了四次飞跃,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已达530万,我国的本科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显,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不能忽视。
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困难的原因
据有关统计,近年大学生就业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近年来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率下滑迅速,以前没文凭就业难,如今有文凭难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宏观经济的需求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在这众多的原因之中,笔者认为最为普遍和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在校的大学生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总量达到212万,平均每个省区基本上都增加了1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约为413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可喜成果,但在社会总体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专科生的增加使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从而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根据工作竞争理论的原理,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是工作队伍,另一支是求职者队伍。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与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的可能性也越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使得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工作队伍的规模并没有成比例地扩大,因此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队伍中的位置就会相对后移,其结果是导致这些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
劳动力市场的不良分割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中有一种高度一致的东部沿海倾向、大城市倾向和大企业倾向,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中,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相反,在西部地区、农村及乡镇企业中,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填补一些重要的空缺职位,却得不到大学生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处于一种“摩擦性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可以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根据这种理论,有学者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所处的经济转型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市场是被分割的,并且这种分割更多地不是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比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分割。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一旦劳动力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这种分割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一方面,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但一旦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于是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就业心态有学者将这些不良心态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实际的择业过程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期望值而内心矛盾重重;(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消极依赖心理严重,受挫时怨天尤人,以致陷于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又没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4)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缺乏清醒的认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5)求闲怕苦、急功近利的名利心理。有些毕业生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过于注重享受。
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同时着手,共同努力。高校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该连贯性、系统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指导时间从学生进校伊始延伸到学生毕业离校一两年后,充分关心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职业适应问题,对其进行追踪指导。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首先,要针对教育规模扩张的现状,完善多元化培养模式与多样化办学格局。多元化是高校扩招后的显著特点,高校应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落实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和调整高校的培养结构及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生上。要细分需求目标市场,实现毕业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培养方式上为每个学生提供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与自我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体现灵活性,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落实弹性学业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允许跨学科、跨系选课;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及辅修制度;组织特长班或联合班,培养各类尖子生及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体现生动性,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实施渠道,使毕业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所长。
其次,面对劳动力市场不良分割的现状,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关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以及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培养创业精神两个方面。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招聘、现场参观、范例演示、课堂理论讲授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要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比择业技能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毕业生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应该适当降低高校毕业生“精英教育、精英就业”的期望值,教育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独立自主地创业,既为自己安置就业,又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智慧潜能、风险投资常识以及获取这些素质与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办法。
再次,针对毕业生的各种不良就业心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更好地认识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可以运用各种心理测评手段,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进行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同时应该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质量衡量标准显得过于关注学生课业成绩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不断发展的现今社会中,一个有竞争实力的学生应具备更为完善的能力水平。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文化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做到科学、全面、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实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后,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细致的就业信息服务。学校应使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快捷的就业信息,使学生能方便地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应设置专人定期为学生提供职位空缺信息、各类招聘及辅导活动资料、用人单位资料、职业讲座与面试技巧的录像资料等等。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由于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处于不良分割状态,导致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得不到足够人才的同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众多毕业生“摩擦性失业”的局面,就业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注重对择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94-96.
[2]陈爱娟,廉永杰,弋敏.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84-86.
[3]赖胜德.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9-76.
[4]熊英.当代大学生不良择业心态分析及引导[J].改革与战略,2005,(1):79-81.
[5]卢红梅,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ⅲ2005,(5):68-69.
[6]焦文铭.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1,(2):50-53.
[7]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